【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樵)中國聯通的股價正持續走低。據媒體報道,幾天來,每天券商的報告都在喊“聯通A股創下5年來新低”。其股價已從5.46元跌到11月16日的3.29 元,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低。在成交單上出現不少近萬手的單子,全天成交1.5%。市場人士稱,中國聯通股價創出5年來新低,正在挑戰6年前的低點。
聯通急需改變。而在其央企病和大企業病纏身時,重新建立一套“運營商+手機廠商+渠道商”適合3G時代通信產業鏈的新系統,或許是能幫助其恢復活力的方法之一。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分析,盡管聯通收入和利潤增速均是三大電信運營商中最高的,但市場對聯通的終端補貼費用及人力成本提高等問題卻有些擔心。
其實,即使增速最高,就像報告中所說的那樣,今年前三季度,不管是在總營收還是凈利潤方面,相比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聯通還是處于劣勢。在營收方面,中移動、中電信和中聯通的市場份額分別約是50.4%、26%和23.6%;在凈利潤的構成方面,聯通所占比例更小。
對比聯通2012年度半年報及三季報,上半年聯通用戶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值為91.8元,而前三季度用戶ARPU值為89.1元。ARPU注重的是一個 時間段內運營商從每個用戶所得到的利潤。高端的用戶越多,ARPU越高。這也就意味著,雖然聯通由3G服務帶來的市場份額在增長,而單個用戶帶來的凈利潤在最近一個季度卻呈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中移動開始在北京、江蘇、四川等地推出“中國移動鐵通寬帶”光纖接入服務,接入速度最高為20M。和中國移動旗下的中國鐵通運營的“鐵通寬帶”不同,此次中國移動旗幟鮮明地打出“中國移動”的旗號,而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實施接入和運營的也非中國鐵通,而是中國移動各地的分公司。
對此,多數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移動此舉是在積極布局固網業務,為贏得固網業務運營牌照做準備。屆時,國內固網業務市場格局有可能出現重大調整,電信和聯通在固網業務的主導地位將受到沖擊,甚至終結。
再加上中電信引入iPhone 5的時間可能與聯通相同、受中移動4G計劃影響,這些都可能是對聯通股價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
對電信運營商來說,3G業務是只能前進、不許失敗的戰略發展方向。聯通3G業務迄今仍未透露是否盈利,其央企身份之下的內部管理痼疾,遲鈍的市場應對能力,無一不與用戶的高預期相對立。
三大運營商中,在3G業務發展問題上,聯通總被首當其沖地問責。這是因為聯通手握性能最優的3G網絡資源WCDMA制式,旗下明星級終端眾多,市 場原本寄望最高,但聯通屢屢脫線,比市場跑慢數拍。
如果翻閱過往媒體報道,用戶抱怨聯通3G業務發展太慢,而中國聯通也有一堆說不出的苦。聯通也想把用戶數拼上去,想多談幾款明星戰略機型,想把服務做得再好一點,但代價是3G網絡運營維護、資產折舊和營銷成本的 包袱跟著在不斷加重。事實上,危機信號已在2010年上半財年進一 步顯現:3G業務收入尚很微薄,再加上傳統固話業務領域的自然下滑,加大投入力度所造成的費用負擔,直接拖累期內公司凈利潤下滑。
隨著3G業務的慢慢展開,人們意識到,其運營難度比2G網絡要高得多的同時,也對運營商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據稱,聯通內部仍然帶有濃厚的央企的保守心態:各地平行化的組織架構體系造成資源的平行割裂式分配,央企的各級人事管理模式令其難脫先天的行政色彩。
有媒體曾經援引聯通內部人士的抱怨,“在一個市場化的公司里,項目從策劃到執行的周期都是以天為單位,我們這里至少是以周為單位,根本沒法比。”“該做的工作其實都做了,但最大的問題是效率不高。”“全國這么多分公司,沒有一家是聽話好管的”,如此管理體制,3G業務在 全國范圍內的執行進度自然大打折扣。“很多事情就算想到了,但受限于政策、法律或監管制度,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放在市場化公司會努力去做,但放在聯通這樣的央企就會選擇‘不做’。”一位業內人士稱,央企的典型做事原則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聯通內部的問題夾雜著大企業病和央企病的綜合因素,受到了包括這些“病癥”在內的多重困擾。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愛立信近日宣布,自2013年1月1日起,馬志鴻將出任愛立信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并擔任愛立信集團全球領導團隊成員。 愛立信近日宣布,自2013年1月1日起,馬志鴻(Mats H Olsson)將出任愛立信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將繼續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通多病纏身股價大跌 新生態系統亟待建立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