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嵐)思科今天公布了截至10月27日2013財年第一財季財報。報告顯示,思科第一財季實現凈銷售額119億美元,同比增長6%;實現凈利潤21億美元,同比增長18%;合每股收益0.39美元,同比增長18%。
過去幾年來,思科季度收入明顯放緩,凈利潤也大幅下降,隨著其與對手在思科的核心市場上展開爭斗,思科的毛利率已開始變得難看。此次財報中顯示的數據,無疑令人鼓舞。
但這些指標仍無法讓人回想起思科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光輝歲月。它們描繪的是,一個已經步入中年的科技巨人面臨反復無常的全球經濟,終于邁出了成功轉型的第一步。如今思科這樣的科技巨人要重現當年的盛景絕非易事。與此相比,IBM卻做到了這一點,但它的轉型方式是,脫離硬件制造業,進入服務和咨詢領域。而這并非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可選擇的途徑。源自服務的收入僅占思科公司總收入的幾分之一。
不過思科依然擁有優勢——其率先整頓了內部事務,似乎正在認真地從事維系轉型所必須完成的事情。這可能并非思科公司為自己設想的第二春,但這些舉措或許足以讓投資者睡個安穩覺。并且,思科CEO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最近還表示,隨著數據中心的爆炸式增長為網絡設備制造商帶來新的可擴張領域,公司的目標為力爭軟件收入份額在未來五年增加一倍。
思科種種返好的跡象都讓人們覺得錢伯斯功不可沒,他也在思科內部以強勢著稱。一位與思科仍有密切關系的前高管曾說:“任何威脅錢伯斯職位的人士都被驅趕走了。最奇怪的是,每次錢伯斯在討論退休事宜時,他總是說再過兩年退休。錢伯斯把思科當作實現他政治抱負的平臺。”該高管還稱:“在思科,沒有人能夠成為CEO,加里·摩爾(Gary Moore)也不可能。”加里·摩爾是思科的第一任首席運營官,于2011年2月加盟思科。
而從錢伯斯自己透露的退休方案中,這位CEO可能將在2到4年內卸任,其繼任候選人多達10位。你們會看到這些變化是如何發生的,董事會與我的職責是確保交接順利完成,”錢伯斯說。“如果董事會、股東都需要我,我會留任董事長一職。”“你們會看到我把權力做更多下放,”錢伯斯說。“我們已經開始這樣做,人們會看到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我不會讓高層束手束腳。”
錢伯斯表示,候選掌門人每季度都會接受公司董事會的評估。候選人包括思科全球運營執行副總裁羅伯特·勞埃德(Robert Lloyd)、美洲業務高級副總裁查克·羅賓斯(Chuck Robbins)、全球服務高級副總裁艾德扎德·奧佛比克(Edzard Overbeek)。
在談到高層管理人員時,錢伯斯曾表示:“我們會不時地調整他們的職務。如果一個人不能勝任他的工作崗位,那就表示他在思科不是最出類拔萃的。”
這些都讓人們對于錢伯斯的繼任者越來越充滿好奇。錢伯斯雖然功勞不小,但與IBM前總裁郭士納(Lou Gerster)相比,還缺乏后者的那種預見未來的思想力,以及對公司進行改革的鐵腕領導力。美國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分析師甚至曾暗示思科已經不再需要錢伯斯,另外一家投資公司雷諾(RJ Reynolds)則認為,思科應該聘請郭士納來帶領公司走出困境。
錢伯斯如果卸任了,他的繼任者會讓思科強大起來嗎,還是就此沉淪下去?時間會給出答案的。
推薦閱讀
華為中興在美遇阻事件立刻引起各路媒體紛紛爭先恐后予以報道,一時間,“安全威脅說”、“幕后推手說”、“刻意丑化說”、“打選舉牌說”、“貿易保護主義說”等各種報道讓人眼花繚亂,難以厘清;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思科財報顯示業績回暖 錢伯斯效應引人聯想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