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日本夏普公司的頹勢,近來已有大量內容見諸報端。即便如此,當其亮出2012年上半年財報時,3875.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2億)的巨虧數字仍讓不少人慨嘆,夏普怎么了?如今,這家百年企業正面臨著史上最嚴重的虧損,甚至瀕臨破產。在中國市場上,夏普液晶電視仍維持著高端高價。但一年多前同樣高端的夏普手機卻是一落千丈。據南都記者了解,目前夏普手機在國內的產品線已全面收窄至3-5款。無奈之下,夏普開始聯合代工商鴻海集團的貼牌產品,手機售價更是跌進了2000元以內,高端形象盡失。相較于公司整體的“大滑坡”,夏普在中國單一市場的單一手機業務更能“細微處見真章”,展現這家公司在電子消費品領域從戰略到市場的全面潰敗。
新品興起夏普機跌破2000元
在廣州手機零售店集中地中華廣場,南都記者一連詢問了幾家店鋪,均表示已不再做夏普手機,最后在龍粵通信最靠里的角落里才看到了夏普的柜臺。這里沒有專門的廠商促銷員,柜臺里也只放著4款機器,其中價格最高的是1999元的SH530U,配備5英寸800×480像素屏幕、采用聯發科MT6577雙核1GHz處理器。另一款是SH5020C,兩年前推出的直板手機,售價499元。
產品的斷檔背后,夏普幾乎在用放棄的姿態面對中國的手機業務。今年10月,夏普手機事業部執行董事曾表示,由鴻海生產,貼上夏普品牌的首款智能手機已在臺灣、香港、中國大陸開始販賣,邁出了雙方合作的第一步。據接近夏普的人士透露,SH530U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完全由鴻海操刀,只是貼上了“SHARP”的銘牌。而實際上,這款產品看上去非常像國內手機設計公司的產物,一旦抹去上面的夏普字樣便再也找不到任何與之相關的元素。
這種情況與兩年前天差地別。
2009年,Android系統和智能手機概念方興未艾,蘋果iPhone在中國市場上也只是初出茅廬。而僅憑借日式折疊設計、多彩造型和原裝液晶面板概念,夏普的功能手機動輒便能賣到3000元以上。當時功能機的成本已然跌到了千元以下,夏普手機成了當之無愧的利潤奶牛。一位聯想手機經銷商回憶稱,看到夏普折疊機熱賣,包括聯想、OPPO、金立在內的手機商紛紛推出相似的產品,價格比夏普便宜一半。
到了2011年,iPhone4的熱銷和Android的崛起讓上述國產手機商嗅到了新的商機,他們迅速把折疊機劃為中低端產品線,開始攻堅利潤更高的智能手機市場。而此時的夏普同樣有智能機,并謀劃著更高端的裸眼3D智能機。但縱觀整條產品線,卻顯得有些“茫然四顧”。
固守舊道南轅北轍丟市場
“從中國市場看,夏普的衰落和諾基亞有些類似,他們都想守著自己過往的成功之道,即便競爭力已大大衰退。”手機咨詢公司戰國策首席分析師楊群認為,2009-2010年是國內夏普手機的鼎盛時期,當時許多女性消費者鐘愛夏普產品,帶來了非常大的市場。而到了2010年末,iPhone4開始成為女性的“新寵”,更重要的是蘋果的產品開始將潮流往觸屏手機上引,此時的夏普卻仍抱著“患得患失”的心態。
在旗下折疊手機價格不斷下調,卻仍然難擋銷量下滑的頹勢時,夏普曾想過很多方法來解決,但始終沒能跳出舊有思路。
“我們相信裸眼3D會很有市場,只是現在的時機不太對。”一年多前,恰逢日本大地震后不久,一位夏普中國高層在與南都記者交流時表示,地震影響了日本消費者參與娛樂的心情,所以也影響了裸眼3D這種娛樂功能的市場開拓。然而,即便這種因素不太適用,夏普裸眼3D智能機在中國也沒能賣出好的成績,當時該公司卻仍準備投入一款升級版機型,而不是另謀他法。
另一個例子來自于為夏普手機提供操作系統的點心OS,其首席運營官黃莊告訴南都記者,夏普曾要求點心開發一種應用于折疊機的操作系統,該系統除了能通過觸屏完成常規的Android功能外,還要能在不使用觸屏的前提下,完全用鍵盤來實現所有功能。黃莊稱,團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打造這款系統。但在楊群看來,這等于要求用戶去適應一種全新的手機———用鍵盤來操作Android。結果,事實證明夏普的這些“創新”都沒能挽救中國的手機業務。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近日,由紹興市政府和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合作開發建設的“智慧紹興綜合信息門戶”上線發布,成為浙江省首個智慧城市綜合門戶。 近日,由紹興市政府和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合作開發建設的智慧紹興綜合信息門戶上線發布,成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夏普手機重走諾基亞老路:固守舊道丟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