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迎來黃金發展期。一項來自波士頓Strategy Analytics的新報告稱,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全球智能手機的用戶基礎首次超越十億。該報告指出,目前有10.38億部智能手機正在使用中,今年第二季度末有9.59億,去年第三季度末有7.08億,而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增加了3億。并且,如果按照Strategy Analytics報道的增長率算,保守估計只需三年就能添加另一個10億智能手機用戶。
從目前全球智能手機的市場格局上看,美國和歐洲兩個傳統市場已經趨向飽和。移動分析公司Flurry預測,美國擁有1.65億個智能手機用戶,占消費者群體的近70%,已經達到飽和點。未來智能手機用戶的增長將主要來自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
蘋果和三星分別憑借出色的工業設計和上游的核心技術與芯片工藝在手機市場上分庭抗禮,同時,微軟、谷歌、百度、阿里巴巴等“非科班出身”的互聯網企業也紛紛殺入智能手機市場。在新舊勢力的夾擊下,任何手機廠商想要分得一杯羹都非易事。
新興市場的消費需求十分巨大,或為智能手機市場帶來二次成長機會。當下幾乎所有廠商都將戰略重心轉向新興市場,產品、競爭策略也都各有千秋。但與傳統市場相比,新興市場的消費者對智能手機有著不同的需求,蘋果在印度的慘淡業績就證明了:在新興市場上,所謂“全球通用”的產品和競爭策略可能并不管用。
從價格上看,新舊市場用戶的消費能力與經濟實力差別很大,中低端智能手機產品將是新興市場的主流。智能手機最低的入門價格大約是100美元,然而對新興市場消費者而言,其負擔能力仍是影響購機的最主要原因。以國內市場為例,千元手機已經成本新增用戶最有力的撬棍,其帶動用戶增長的能力遠高于其他價位的手機。對于中高端手機,運營商如果不提供較好的補貼額度,則會使大量用戶望而卻步。在新興市場的智能手機中,Android系占據半壁江山,一方面是因為廠商壓低了制造成本,推高了手機配置,另一方面則是因軟件開發者為Android系開發了大量免費實用的應用。
從功能配置方面來看,新興市場對于智能手機的需求也與歐美市場不同。歐美市場的用戶更加重視手機的設計、品牌效應、功能側重性、軟件豐富性等環節,而新興市場有很多用戶都是第一次接觸智能手機,不僅出手更加謹慎,對功能的需求也相對更加大眾化、基礎化。同時,首次購機的用戶往往對于高配置又有一定的心理需求,因此,高配低價的手機往往最受歡迎。
從產品策略和銷售渠道上看,新興市場對于創新型產品銷售模式和渠道的興趣更大。傳統市場趨向飽和,市場化運作程度高,渠道完善。而在新興市場,創新的銷售渠道、獨具特色的產品定位等因素都能夠成為廠商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關鍵。小米手機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小米手機從企業文化、產品定位、到發售渠道在國內市場而言都是一個“異類”,而新興市場的用戶更加喜歡并且愿意嘗試“不走尋常路”的產品,更易被宣傳噱頭所吸引。
新興市場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發展的主要動力,并且將為智能手機的發展帶來一個新高峰。包括時下發展勢頭強勁的三星、一向特立獨行的蘋果在內的所有廠商都意識到,傳統市場的產品策略在新興市場上并不適用,它們不得不推出更有針對性的產品,以借此追求更大的市場份額。而對于國內廠商、其他國際品牌而言,要做的不僅僅是制造出更加物美價廉的智能手機,還需要在產品的“軟實力”和“附加值”上做足文章,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新興市場瓜分戰中立足。
推薦閱讀
IDC表示,由于Android的推出只有4年時間,Android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為75%。全球范圍內,3/4的智能手機目前采用Android系統。 北京時間11月2日早間消息,IDC公布的最新季度報告顯示,第三季度Android在全球智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手機廠商布局新舊市場不能一刀切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