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泰岳(300002.SZ)上周發布了三季報,公司業績依然良好,三季度凈利潤0.76億元,同比增長31.1%,但是公司股價依然萎靡不振。公司在2009年上市后,股價連續上漲,并創出歷史最高價格78元,但是此后一路下滑,昨日,公司股價收在14.94元與上市首日收盤價相比,出現腰斬。盡管多家券商分析師認為公司被市場低估,但是有投資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神州泰岳,那個做飛信的公司,現在有了微信,誰還用飛信。”不過另一方面雖然公司飛信業務基本停止增長,但新興業務亮點較多。
上市之初,神州泰岳就因為整個公司業務完全依靠于電信部門而頗受爭議,當時許多投資者擔心公司飛信合同難以持續。但是現在來看,公司真正的風險并不在于和電信部門飛信業務合同的持續性。
國海證券分析師馬金良稱,公司最初負責飛信業務開發及運營時充分受益于飛信活躍用戶數量的高增長,市場也賦予公司較高估值,隨著微信、米聊等一系列IM工具的出現,飛信用戶數增速大幅放緩,市場甚至一度認為飛信可能被中國移動邊緣化,導致公司估值開始快速下滑。不過馬金良認為,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防止或者延緩單純的管道化,運營商必然在移動互聯網的接入口發力,飛信將成為中國移動未來的重要戰略平臺,對外實現平臺開放,對內作為移動互聯網一攬子業務的集中平臺。但是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在這個領域,未必是中國移動等國有企業的天下,這個領域最重要的就是創新,而這是目前國企最缺乏的東西。
公告顯示,今年1~9月份,飛信業務實現收入4.5億元,同比出現下降。從公司業務來看,今年上半年飛信業務收入占比已經大降,目前僅僅占公司收入44.26%。而在非飛信業務方面,公司初步實現快速增長,1~9月份,運維管理業務收入為4.12億元,同比增長47.4%,是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申銀萬國分析師認為,得益于收購和業務拓展,今年運維管理業務的合同額和確認收入增長強勁,并預計全年收入可保持40%以上增幅。國金證券分析師則表示,運維管理是公司非常成熟的業務,行業增長有限。但是公司在該領域外延式擴張能力較強,給公司帶來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一直以來飛信業務是公司收入的主要部分,且毛利率水平較高,從2009年開始,飛信業務收入占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由最高的60%以上降至目前的45%左右。國泰君安分析師魏興耘表示,飛信業務拖累公司業績增長,新興業務是公司發展亮點。從上半年業績看,2012年上半年,飛信業務實現營收3.01億元,同比增長2.83%,拖累了業績增長;農信通業務實現營收為3846萬元,同比增長85.9%,基于食材的電子商務為公司新增收入0.16億元;其他行業運維管理業務營收大幅增長95.2%。
國金證券分析師表示,飛信、農信通等互聯網業務以及IT運維管理業務的毛利率均出現比較明顯的改善,這是公司在飛信增速低迷的情況下,仍能獲得不錯的主營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他并稱,公司的長期基本面仍然取決于飛信產品,飛信產品的前途取決于中移動對自有移動互聯網OTT業務的態度。在目前的環境下,這個態度可直接落實到中移動對飛聊的推廣力度,因此公司長期基本面加速增長的拐點就在于中移動開始大力推廣飛聊之時。
推薦閱讀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IT電信總監曾韜曾說,聯通和電信極有可能同時引進iPhone5。業內人士此前也認為,一旦聯通和電信都不再引進iPhone5,最終受損的還是蘋果,國內運營商應該減少對蘋果的依賴與補貼。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神州泰岳上市三年股價腰斬:飛信業務放緩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