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嵐)中興通訊今年的這個秋天和冬天分外寒冷。一方面美國國會已經啟動了針對其和華為的第二輪調查,入美市場遙遙無期;另一方面中興承受著利潤不斷下滑的局面:IT商業新聞網記者周日晚間了解到,中興今年第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虧損19億至20億,前三個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254.42%至263.78%,將虧損16.5億至17.5億。該公司管理層已決定集體降薪。
中興通訊的大幅虧損,與大環境現況不可分割。不過據記者了解后發現,出現上述情況,可能也包括一些并不為很多人所知的原因。
中興在想什么
其實,中興第三季度虧損并不令人意外。據該公司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興就已出現了自上市以來的最大半年凈利潤降幅,達到68.17%。電信專家付亮對此認為,中興虧損是由幾大原因組成。第一,全球通信設備行業都不景氣,排名較后的設備廠商日子都不好過。第二,現在智能終端市場“萬馬奔騰”,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在搶市場,對習慣于穩扎穩打的中興來說相當不利。第三,釋放負面消息,其實美國制裁對第三季影響不大。付亮認為,中興已利空放盡,不出意外的話,第四季業績會好于第三季。
飛象網CEO項立剛也表示,“2002年時,也是2G建設基本完成,3G尚未全面啟動,冬天到來。熬過冬天又會有一輪機會。只是那時中國企業規模小,抓個機會即可,現在面向全球負擔重了”。在項立剛看來,明年中國若啟動大規模的4G部署,將會拉動產業,中興也會是獲益者。昨日中興方面就宣布,已接到中國移動TD-LTE招標項目的中標通知,中興通訊將承擔北京、天津、廣州、深圳和沈陽五大城市的TD-LTE網絡建設。
IT商業新聞網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中興通訊公關總監李碩并發送了電子郵件,但截止到發稿時,中興未予回復。
有評論認為,中興現在想的是,其一,借著美方拒絕的事逃避高層經營不善的部分責任;其二,第四季度改變虧損程度幾乎無望,已無遮掩必要;其三,上市公司做假賬已到法律底線,無水分可做;其四,公司高層各自的后路已準備完畢,大不了攤牌,請辭,到自己子公司玩,把接力棒交給董事會的股東們。這樣的觀點也與此前有人稱中興“中興公司派系林立,危機重重”不謀而合。
還有評論稱,電信設備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做不到前三,日子不會好過。中興發展海外市場的時間恰是華為已經做好了布局,中興再出來,只能靠低價。“國內市場不好,海外沒起來。低價策略只能虧損”。
移動終端將成中興新利潤增長點?
對于中興的低價,Gartner(中國)電信運營商及網絡首席分析師田穎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認為,低價策略是中興一直以來的做法,這也與其自身定位有關,其對自身的定位不是行業中的創新者等,而是低價策略的領跑者。此前,中興依靠著這樣的策略用以拓展從電信設備和移動終端的國內外市場,只是市場環境的暫時低迷,影響了其利潤的攀升。田穎認為,行業市場的低迷期在未來8到12個月即會逐漸恢復,而智能手機也會成為中興新的利潤增長點。
其實,從去年開始,手機等終端業務即已成為中興的業績增長亮點。在中興看來,移動終端是繼系統設備之后未來的關鍵點之一,也就是說,如果說全球系統設備一年1500億美元的市場大餅在新一輪的競逐分割后,手機將開辟另一個戰場,因為相比1500美元的電信系統設備市場而言,“云”時代的智能終端市場將會是3000億美元,甚至更大的市場。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昨天,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了“為什么美國國會發難華為中興”特別論壇,多位業內專家參與討論。業界普遍認為,在美發難華為中興的背后,思科為幕后推手。 昨天,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了為什么美國國會發難華為中興特別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興預告巨虧另有目的 低價利器暫時失靈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