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
華為創始人
中國創造不了價值是因為缺少土壤,這個土壤就是產權保護制度。在硅谷,大家拼命地加班,說不定一夜暴富了。大家也知道Facebook這個東西,它能出現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這個東西要是在中國出現的話,它有可能被拷貝抄襲多遍,不要說原創人會被拋棄,連最先的抄襲者也會家破人亡。
在美國有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你是不能抄的,你抄了就罰你幾十億美金。這么嚴格的保護制度,誰都知道不能隨便侵犯他人。實際上保護知識產權是我們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別人用來打壓我們的手段,如果認識到這一點,幾十年、上百年后我們國家的科技就有希望了。但是科技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問題,一個理論的突破,構成社會價值貢獻需要二三十年。
對未來的投資不能手軟
華為在創新問題上有幾點共識:第一,一定要強調價值理論,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定是為了創造價值。第二,我們要更多地寬容失敗。寬容失敗也要有具體的評價機制,不是所有的領域都允許大規模的寬容失敗。高端研究領域,我認為模糊區域更多。有一些區域并不是模糊的,就不允許亂來,比如說工程的承包等都是可以清晰數量化的,做不好就說明管理能力低。高端研究是模糊區域,我們不知道它未來會是什么樣子,會做成什么。因此,你們(華為高端領域的研究員工)在思想上要放得更開,將來你可以到外面去喝咖啡,與人思想碰撞,把你的感慨寫出來,發到網上,引領一代新人思考。也許不止是華為看到你了,社會其他領域的人也看到你了,那沒關系,我們是要給社會做貢獻的。當你的感慨可以去影響別人的時候,別人就順著路走下去,也許他就走成功了。所以在創新問題上,更多的是一種承前啟后。
今天漢語非常好用,主要是因為有漢語拼音。這得感謝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的民主氛圍。以及漢語拼音偉大的貢獻者復旦大學教授周有光,他現在已經100多歲了。他過去致力于工業救國,一直學經濟。后來晚年才改研究語言的。到1979年,他認為要到國際標準化組織去陳述中國對文字的觀點,別人就邀請他去了。上飛機之前,單位告訴他,因為你是外方邀請的,中國不負責所有差旅費,所以他上飛機的時候連一個美金也沒有。于是他一分錢也沒有就去了巴黎。他用三年的努力,給國際標準化組織爭取到中國要使用這個方法來拼音文字。不然,我們的漢字就無法溶入電腦時代,多偉大呀!我們的文字改革經歷了幾百年,今天漢字變得這么簡單,年輕人學文化這么容易,都是靠這么奮斗來的。因此,要構成一個突破,需要幾代人付出極大的努力。
在短期投資和長期利益上沒有看得很清楚的人,實際上他就不是將軍。將軍就要有戰略意識,沒有戰略意識怎么叫將軍呢?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又要講到耗散結構,華為實際上是處在一個相對較好的時期,要加大投入,把這些優勢耗散掉,形成新的優勢。整個社會都在衰退,經濟可能會循環衰退,我們雖然跟自己過去相比下降了,但和旁邊相比,活得很滋潤,我們今年的純利潤預計有20-30億美金。因此,對未來的投資不能手軟。不敢用錢是我們缺少領袖,缺少將軍,缺少對未來戰略的表現。
不開放就會死
華為能從當年三十門、四十門模擬交換機的代理商走到今天,沒有將軍的長遠眼光,我們就不能走到今天。在調整的這個過渡時期,我們呼喚更多有戰略眼光的人走到管理崗位上來。我們看問題要長遠,我們今天就是來賭博,賭博就是戰略眼光。
華為現在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于戰略的考慮,如果供應商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芯片的時候,我并沒有反對公司買美國的高端芯片。我認為,你們要盡可能地用他們的高端芯片,好好地理解它。當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我們不能有狹隘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害死我們。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賺錢,是要拿下上甘嶺。拿不下上甘嶺,拿下華爾街也行。我們不要狹隘,我們做操作系統,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樣的道理。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我們今天的創造發明不是以自力更生為基礎的,我們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向全世界開放。作為一個開放的體系。我們還是要用供應商的芯片,主要還是和供應商合作,甚至優先使用它們的芯片。我們的高端芯片主要是容災用。低端芯片哪個用哪個不用這是一個重大的策略問題,我建議大家要好好商量研究。如果我們不用供應商的系統,就可能為華為建立了一個封閉的系統,封閉系統必然要能量耗盡,要死亡的。
掙小錢的力量
華為在價值平衡上,即使某個項目做成功了暫時沒有用,還要繼續做下去。但是如果個人感到沒希望了,可以通過循環流動,流動到其他部門,換新人再來上。我們可能堅持某個項目做幾十年都不用,但是還得做,一旦公司出現戰略性的漏洞,華為不是幾百億美金的損失,而是幾千億美金的損失。華為今天積累了這么多的財富,可能就是因為那一個點,讓別人卡住,最后死掉。所以,可能幾十年還得在這個地方奮斗。這個崗位、這個項目是不能撤掉的,但是人員可以流動的。少林寺還可以有CEO,和尚也可以云游的,但是廟需要定在那里,這是公司的戰略旗幟,不能動掉。
我和歐盟副主席聊天,他問我,全世界的經濟都這么困難,你怎么敢大發展?我說,第一點,我們的消費是小額消費,經濟危機和小額消費沒關系,比如你欠我的錢,我還是要打電話找你要錢,打電話就是小額消費。第二點,我們盈利能力還不如餐館的毛利率高,也不如房地產公司高,還能讓我們垮到哪兒去,我們垮不了。所以當全世界都在搖擺,都人心惶惶的時候,華為公司除了下面的人瞎惶惶以外,我們沒有慌,我們還在改革。至少這些年你們還在漲工資,而且有的人可能漲得很厲害。我們為什么能穩定,就是我們長期掙小錢。
在創新的過程中強調只做我們有優勢的部分,別的部分我們應該更多的加強開放與合作,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構建真正的戰略力量。我們非常支持異軍突起的,但要在公司的主航道上才好。我們一定要避免建立封閉系統。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開放的體系,特別是硬件體系更要開放。我們不開放就是死亡,如果我們不向美國人民學習他們的偉大,我們就永遠戰勝不了美國。當前人類社會知識的發展程度,遠遠超越了任何一個過往的時代,因此只有依靠集體力量才會有未來。
(本文摘自作者在華為2012年實驗室座談會上的講話)
推薦閱讀
在不景氣的市場環境下,中興通訊此舉是錯誤戰略,為巨虧埋下了隱患。同時,公司對項目流程的管理不夠嚴謹,很多項目不賺反虧。以低價換規模,一直是一些企業擴張過程中采取的手段。 昨日(10月15日),中興通訊發布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任正非:華為穩定是因為我們長期掙小錢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