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嵐)記者在昨天晚些時候看到,中興通訊今年第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虧損19億至20億,前三個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254.42%至263.78%,將虧損16.5億至17.5億。中興對此解釋稱,全球經濟及行業形勢、低毛利合同在第三季度的集中確認、部分國際重大項目工程進度延遲及國內運營商集采模式對公司收入確認的綜合影響拖累第三季度業績。公司管理層對目前的經營結果表示歉意,并決定集體降薪。
中興通訊的虧損并不“突然”。2011年時,中興全年凈利潤同比下滑37%,今年上半年,其凈利潤繼續下滑68%。
中興方面表示,2012年7-9月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3%,主要系部分國際項目工程進度延遲以及國內運營商集采模式對中興收入確認的綜合影響所致;2012年7-9月中興總體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3個百分點,主要系歐洲、亞洲及國內較多的低毛利率合同在本報告期確認業績。受此影響,中興總體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另外,關于美國商務部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中興通訊及控股子公司與伊朗的交易,中興通訊表示正在配合此次調查。本報告期,伊朗市場對中興通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在之前的業績預警中,中興把利潤的同期下滑歸咎于投資收益下降等原因。在2011年,中興通訊通過持有國民技術的股份而獲得近10億元的收益,它是中興通訊旗下的一家以芯片為主業的深圳上市公司。但由于今年不斷減持這家公司的股份,中興在這方面的投資收益可能只剩1億元。
2011年中興在營收增長23%的情況下凈利潤同比下降了37%,當時被認為與公司推行的市場規模擴張策略有關。至少到今年上半年為止,追求規模的情形仍然在繼續。
雖然中興在此期間進入了全球電信設備商的前五,但它們所處的環境也在變化,包括阿爾卡特朗訊和愛立信在內,都宣稱自己業績不佳。
“近年來,華為與中興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已紅了眼。”有業者說,華為對中興采取了一種特殊競爭戰略,名叫“焦土”,即只要是中興有利潤的項目,或者是戰略突破的項目,華為不惜一切代價都要低價拿下,否則華為在當地的國家代表直接撤職。這種例子在很多國家都上演過。
而中興通訊自史立榮擔任總裁后,其市場策略相對激進。從2010年開始,公司大規模進軍歐洲高端市場,這里是愛立信、諾西、阿朗等通信制造商的“老巢”。中興將自己的國際化戰略稱之為“彎道超越”,即當競爭對手出現重大決策失誤或隨市場進入衰退周期減速時進行超越,在這個時候攻擊對手,往往事半功倍。
最要命的是,華為早在2006年就搶先打入歐洲市場,當初雖然也虧損嚴重,但是近兩年開始有投資回報。華為在歐洲的“焦土政策”,對中興的傷害同樣慘重。
更糟糕的是,曾被中興視為新的增長點的手機終端,在價格戰過后利潤也被大大壓縮。尤其是中興所依賴的中低端智能手機,遭遇的市場競爭只能用慘烈來形容。與之相比,華為已經開始在高端手機市場進行了積極布局。盡管中興也有自己認為的高端手機產品,但推廣力度要小得多。
推薦閱讀
據報道,美國國會已啟動針對華為和中興通訊的第二輪調查。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陳金橋認為,這次華為、中興的際遇將不是句號,石油、能源或者其他行業的中國龍頭企業以后也可能遭遇類似關卡。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興凈利繼續萎縮 受華為焦土政策影響大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