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寬帶戰略已經提出很久了,1991年,就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要搞寬帶中國戰略,后來幾乎每一次政協人大代表大會都有人提,提了20年,也沒有形成國家級的寬帶戰略。今年3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的寬帶普及提速大會,苗圩部長講到,會后我們要向國務院綜合部門積極匯報,爭取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所以,有關方面在積極做工作,爭取通過國務院綜合部門上升到國家戰略。
但目前,寬帶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還有幾個難點。首先是體制問題,因為目前我們的體制,各個部門都在搞各個部門的信息化,廣電有廣電的理解,電信有電信的理解,同時還有各個部門自己的內部信息化,因為都是一個部委或者行業,所以都號稱是代表國家,都要向寬帶發展。缺少一個頂層綜合信息機構把各個部門的信息化通過體制的約束統一起來,制定一個國家的寬帶信息化戰略。
第二個是缺少信息通信的法律體系,電信法起草了幾十年也出臺不了,部門起草這么多年都沒有效果,大都不了了之,因為部門之間的區隔太多,所以建議由人大常委會直接組織信息通信法的起草。
第三個障礙就是把通信業定為完全市場化競爭的企業。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只存在“政府”和“私人”兩個空間,缺少了最重要的“公共空間”,我們一直把公家當成了官家、官家就當成了政府,沒有公共空間概念。我十年前提出第三只手的概念,政府是第一只手,市場是第二只手,社會協同是第三只手,社會協同的基礎就是公共信息網絡。
如果不解決這三大問題,寬帶戰略就落不到實處,只能是口號,我們國家很多戰略、規劃都是貼出來就完了。
我國寬帶戰略宜創新第三種經濟模式。發展寬帶,經濟政策是關鍵。有人主張網業分離,政府獨家壟斷網絡,業務放開市場競爭。我贊同信息業務市場開放競爭,但是反對由政府獨家壟斷網絡。基礎網絡應該走公共企業道路,享受著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優惠與約束,同時內部又有適度競爭,但不是惡性競爭。
有人擔心公共企業微利經營將失去投資來源和發展活力,其實穩定的公共企業投資渠道會更加通暢,會吸引很多的投資者,銀行也愿意貸款,因為它不會破產。這是介于政府壟斷和完全市場之間的第三種經濟模式。(作者系知名電信專家)
推薦閱讀
2012年9月27日,中國干部網絡學院開通儀式在中央組織部機關報告廳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同志出席并講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初作為參建單位代表在儀式上發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楊培芳:寬帶中國戰略需要“第三只手”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