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左川)索尼正按照預定的軌道運行。在今年2月初的一次高管會議中,即將擔任索尼CEO的平井一夫就提前拋出了粗線條的施政綱領:"我們必須選擇的道路是清晰的:去推動我們核心的電子業務的增長,包括數碼影像、智能手機和游戲業務,并扭轉電視業務;同時加快創新令我們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到,智能手機業務被索尼擺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上。這個仗怎么打,取決于索尼能否將引以為傲的創新能力,做到活學活用的程度。
如今擺在索尼高管們面前的是一個"爛攤子":2011財年(截至2012年3月31日)預計虧損5200億日元(約合64億美元),64億美元的虧損額不但創下了索尼的虧損新紀錄,同時也將索尼的虧損紀錄延至第四個財年。而按照索尼的計劃,到年底將有1萬名員工被裁。
把索尼的衰落歸因于時運不濟并不準確。技術創新是索尼一貫堅持的企業精神和發展路線,但光有技術創新并不夠,在產業變革或企業轉型期,在技術創新之外,對產業鏈上各類資源的整合能力、對市場的睿智洞察能力、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力,對企業決策而言都是嚴峻考驗。對于索尼來說,日元升值的態勢在過去一年得到了部分抑制,而全球經濟環境也有所好轉,接下來就是平井一夫的新政和新產品的反擊戰能否奏效的考驗,因為對于平井一夫來說,一旦業績繼續下滑就難以找到外部理由了。
現在來看,索尼手機在高端領域無法撼動蘋果、三星;而在售價上則比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國內廠商產品昂貴很多。索尼移動如何融入索尼集團,如何有效利用索尼的品牌、內容以及渠道優勢,都是其今后所要面對并需善加處理的問題。
其它問題還包括風格。原索尼愛立信的風格更加歐美化,如果進行日系風格改造,代價和市場接受度的風險性都過高;發展模式。隨著終端利潤減少,索尼是否會像索愛一樣延續制造外包?但如果不走外包途徑,索尼就還需繼續投入生產成本。
推薦閱讀
HTC昨日發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當季實現營業收入702億元新臺幣(約合24億美元),實現稅后凈利潤39億元新臺幣(約合1.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86.8億新臺幣同比下滑79%,利潤跌幅創新紀錄。 當前激烈的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索尼手機遭遇品牌風格難題 如何定位待解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