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左川)有消息顯示,索尼移動明年將推出三款全新智能手機產品,除其中兩款為入門級機型外,還包括一款新旗艦機型。據傳,該旗艦產品研發代號為"Odin",并且會預裝Android 4.1.1操作系統。
索尼正按照預定的軌道運行。在今年2月初的一次高管會議中,即將擔任索尼CEO的平井一夫就提前拋出了粗線條的施政綱領:"我們必須選擇的道路是清晰的:去推動我們核心的電子業務的增長,包括數碼影像、智能手機和游戲業務,并扭轉電視業務;同時加快創新令我們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到,智能手機業務被索尼擺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上。這個仗怎么打,取決于索尼能否將引以為傲的創新能力,做到活學活用的程度。
索尼手機定位尷尬 母體品牌渠道優勢難繼承
此前,面對著這樣一個前景無限的產業,前任索尼CEO斯金格顯得后知后覺。2009年時,索尼愛立信的首款Android手機X10才面市。據媒體報道,早在2008年,谷歌曾希望由索尼愛立信制造首款智能手機Nexus One,而這一合作訴求竟然遭后者拒絕。直到去年10月,索尼宣布斥資14.7億美元購買愛立信所持的索尼愛立信50%的股份,如此才真正完成了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四屏戰略"。"這些都歸咎于斯金格也有些過分,換了其他高管同樣難以應對。當然斯金格對消費電子行業技術趨勢的判斷存在問題,這也是索尼在電視、手機、游戲等主業上面臨更大挑戰的原因之一",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這樣說。
如今擺在索尼高管們面前的是一個"爛攤子":2011財年(截至2012年3月31日)預計虧損5200億日元(約合64億美元),64億美元的虧損額不但創下了索尼的虧損新紀錄,同時也將索尼的虧損紀錄延至第四個財年。而按照索尼的計劃,到年底將有1萬名員工被裁。
實際上,索尼從收購索尼愛立信這個步驟開始已出現失誤。其已錯過了收購的黃金時間。索尼在硬件時代的輝煌已經逐漸褪去,也沒有把握住先機,或許幾十年前的環境可以借由硬件的強項在功能手機時代里橫行,但現在這種全球化的環境和你消我長頻繁的智能手機市場,如果抓不住先機,就會輸在起跑點,智能手機強調的是技術與創新,并借此來結合索尼較強的音樂等娛樂項目,索尼在這點上不只是輸在起跑點,從索尼愛立信的發展路線來看,它甚至是已經沒有特別之處,是可以被取代的。
通信專家馬振貴對IT商業新聞網記者表示,在智能手機市場,索尼想要追趕很難,除非在產品上能有一種特別的技術突破,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索尼沒有給我們展現這種變化的實力和趨勢。因此,索尼移動的發展很難脫穎而出。"我并不認為索尼移動能比索尼愛立信做得更好",產經觀察家曾高飛也對IT商業新聞網記者說,"相反,由于缺乏愛立信的長處和資源,索尼做得比索尼愛立信更不濟的可能性更大"。
通信專家陳志剛認為,索尼移動能否把索尼在顯示技術、工藝設計、成像技術等方面的經驗加以快速的集成利用,以高于競爭對手的性價比向市場提供有吸引力的智能手機,是決定它能否榮歸的關鍵。從長遠來看,索尼或許也應該建立自己的Android電子市場,至少從競爭的角度看,要給自己留有后路。
索尼前常務董事天外伺朗曾經撰文反思,索尼的危機并非某一個高管造成的。作為一名從井深大時期就進入公司高層的人士,天外伺朗的觀點是,與初創時期相比,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索尼在管理理念上出現了問題。
首先是"激情集團"的消失,即公司那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開發的團體已經不存在了,索尼的技術團隊現在主要受賺錢、升職或出名等外部動機影響;其次是挑戰精神的消失,自1995年左右索尼引入績效管理制度后,公司內部追求眼前利益的風氣蔓延,幾乎所有人都不愿意提出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最后是團隊精神的消失,公司變得臃腫后,上下級之間的溫情和信任感不復存在。
對于創新力的降低,天外伺朗認為索尼高管的態度也難辭其咎。在索尼創始人井深大執掌公司時期,有些員工根本不畏懼上司的權威,上司也欣賞和信任這樣的部下,不以冷漠的、"評價的"眼光來看待部下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不過這種井深大時期鼓勵創新的態度和管理理念并沒有被繼承下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針對央視假寬帶的報道,聯通昨日表示不對此做回應。電信方面則稱,“央視報道假寬帶主要是針對二三級寬帶運營商。我們不會做出回應。”電信業觀察家項立剛認為,假寬帶的背后是商業利益的驅使。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索尼手機定位尷尬 母體品牌渠道優勢難繼承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