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國會稱華為中興威脅國家通信安全”一事影響,中興通訊于8日和9日連續兩天股價下跌。香港投行預計,在華為、中興在美國市場遇阻后,最大贏家是思科,但如果發生貿易戰,思科將比華為更受傷,因為中國是思科在全球增長第二快的市場。
中興股價連續兩日下跌
本周一,美眾議院的報告指控華為、中興的電信設備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中興通訊股價原本于上周末升至13.5元,創近三個月股價新高,但受此影響,于本周一和和本周二連續兩日下跌,8月9日收盤時股價跌至11.96元,跌幅5%,成交增至2187萬股。 投行匯豐的報告認為,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負面報告,會影響投資者對中興的贏利預測,因此將其評級由“增持”降至“中性”。 不過,另一投行野村的報告認為,若美國只針對華為中興的電信設備業務,那么華為中興短期盈利不會受到影響,因為若進一步禁止華為中興在美出售智能電話,那將造成更大影響,將令中興短期盈利下降2%,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
爆發貿易戰思科將更受傷
香港投行認為,華為、中興網絡設備在美國銷售受阻的最大收益者是思科。思科一直明言將華為作為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外電曾報道,華為中興在美國除了消費者業務外,更希望進軍企業業務,挑戰企業網絡設備龍頭思科。 但思科執行副總裁Rob Lloyd就暗示,華為目前還跟在Cisco之后,并質疑其安全信用。“在云端世界,私隱和信息保護是客戶最關心的,但不是華為的強項。”由此可見,思科經常把華為的“安全”問題掛在嘴邊,這與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報告中的觀點如出一轍。
事實上,在百度上隨便用“思科漏洞”一搜索,也能發現,思科的產品安全漏洞不少。例如2010年7月,思科向用戶發出緊急通告稱,其CDS系統發現了嚴重的安全漏洞,攻擊者能夠利用這些安全漏洞任意篡改用戶密碼代碼。3個月前的今年7月11日,思科在其在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旗下高端網真產品線軟件出現漏洞,有被人窺視的風險。
香港投行野村的報告認為,問題不在于任何產品本身,而在于貿易保護主義,其預計如果發生電信貿易戰,預計思科將比華為更受傷。
這是因為美國銷售額僅占華為總收入的4%,而亞洲、環太平洋地區和中國業務卻占了思科總業務的16%以上。此外,中國是思科在該地區僅次于日本的增長速度第二大快的市場。所以,問題在于思科可以在中國暢通無阻地銷售,但它的兩家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卻在美國屢屢受阻。
推薦閱讀
手機軟件開發商Vringo周一宣布,該公司已經針對中興通訊發起了一項專利侵權訴訟,稱其侵犯了該公司所擁有的三項專利。這項訴訟是向英國高等法院衡平專利法庭提起的,指控中興通訊的蜂窩網絡技術及其GSM/UMTS多模式無>>>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