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海城)綜合媒體報道,經過11個月的調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昨日發布報告,將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帽子扣到了華為和中興的頭上。對這種指控兩家公司堅決反對,中國外交部也表示美國應該摒棄偏見。
針對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對華為與中興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的指控,華為昨天做出了回應,稱這種指控毫無根據。華為發言人威廉-普拉默(William Plummer)在一份聲明中稱,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毫無根據地聲稱華為容易遭受網絡攻擊,這是無視技術和商業現實的行為,不顧后果地損害美國就業和創新,無助于保護其國家安全,這應該被視為危險的政治干預,不利于旨在解決全球和行業網絡安全挑戰的合法的公眾或個人行動。”
中興通訊昨日也表示,該公司提供的設備不會對美國市場造成任何安全威脅。在中興通訊提供給所有美國運營商的可信賴交付模型里,中興通訊設備是由一個獨立的受美國政府監督的美國安全評估實驗室進行評估的。同時中興還表示,幾乎所有的美國電信設備供應商(包括西方供應商),都在中國進行生產。因此,中興通訊敦促委員會擴大視野審視整個電信產業供應鏈,所有供應商都應該向美國運營商提供一致的可信賴交付解決方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回應說,“中國電信企業按照市場經濟原則開展國際化經營,其在美投資體現了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性質。中方希望美國會尊重事實,摒棄偏見,多做有利于中美經貿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有媒體評論稱,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打壓風暴,并且戴著“有色眼鏡”。去年11月,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便以國家安全為由對華為和中興展開調查。該委員會還與兩公司的代表多次會面,今年5月曾在香港會見過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兩公司高管均于上月出席了該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否認相關指控,堅稱是獨立的、透明的商業公司。
在資深電信專家項立剛看來,這是完全的貿易保護主義,當技術、專利都擋不住中國企業時,國家安全就成了最好的借口。他指出,這次打擊對于中國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影響是致命的,以往只是單個項目設障。同時他擔心,兩家公司在美國的手機終端發展迅速,雖然不在此次打擊名目之列,但極可能受到波及。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對華為們受到歧視有一個看法,且說到了點子上。在這本雜志看來,如果說華為等中國公司對西方國家有什么威脅的話,那真正的威脅不是別的,正是華為在同西方本土企業競爭時已經開始在創新方面領先了。也就是說,給華為等企業歧視性待遇,安全威脅不過是借口,關鍵是背后的利益因素。
美國向來是個喜歡講自由貿易的地方,但是,口是心非的時候也不少。這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不時可見的貿易保護行徑中,可以清晰看到。這幾年中,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多,中國跨國企業在美國受到歧視的現象并不少見。華為和中興的遭遇,正是部分集團利益驅動的結果,本質是一種刁難。
中國企業的態度,一向是歡迎公正的調查。在商言商,華為和中興希望進入美國市場,其努力清晰可見。包括積極配合調查、加大游說力度等,都反映了這些電信企業希望在美國市場深入耕耘的愿望。但是,歧視性的待遇,阻擋了中國企業正常發展的步伐。美國需要放棄對華為等企業的歧視,這不是一個過分的要求。
推薦閱讀
在日前召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JTC1SC62012全年及工作組會議上,我國主導的IEEE1888標準在ISO/IEC的轉化立項被正式接受。 在日前召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 JTC1 SC6 2012全年及工作組會議上,我國主導的IEEE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報告遭華為中興反對 安全威脅只是借口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