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寬帶
用戶買了6兆的獨享寬帶,實際在高峰期測速才0.5兆,而在非高峰期也不過3兆
真相
一些二三級寬帶運營商為牟利“一帶多賣”,承諾是獨享寬帶,實際是多人共享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節目10月7日播出的“假寬帶真相”中,清華大學網絡中心的專家先后對北京、四川、天津、河北、深圳等地的一些用戶使用的寬帶質量進行測試,發現一些網速帶寬低于宣稱數值。也就是說,用戶花高價買來的高速寬帶,實際根本沒那么快。
買的獨享寬帶 實際在共用
北京市的蘇小姐由于嫌4兆寬帶網速慢,于是花2100元,購買了包月的6兆寬帶。然而,錢花出去半年多了,至今網速都沒有快起來,“要是看一個東西,我得先緩沖,緩沖5到10分鐘,然后能看個5到10分鐘,然后再緩沖。”
蘇小姐家所購買的6兆寬帶,事實上到底是多大的帶寬呢?白天時段的非上網高峰期測速后,清華大學網絡中心工程師許偉林認為:這個所謂的6兆帶寬實際上就是3兆左右。而到了晚上八九點的上網高峰期,則“只有0.5兆”。
此前,北京這家“英聯寬帶”網絡服務商明確地告訴記者,他們向用戶承諾的是獨享帶寬,也就是說,蘇小姐買的6兆寬帶,實際享用到的也就應該是6兆的帶寬。但從6月到8月進行了多次測試后,許偉林認為:用戶使用的肯定是一個共享寬帶。共享寬帶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用戶越多,每個人分攤到的網速就越慢。
如果都是獨享寬帶早破產了
記者跟隨清華大學的網絡技術專家先后在北京、四川、天津、深圳、河北、山東等地,對英聯寬帶、中寬網、同創寬帶等網絡服務商提供給用戶的寬帶進行測試調查后發現,像這種寬帶帶寬缺斤短兩、網速嚴重偏慢的現象絕非個別。
一般來說,帶寬數值越大,用戶需要繳納的包月費用就越多。比如,北京的“英聯寬帶”就對4兆的寬帶標價1960元/兩年;而6兆的寬帶則需要2100元/兩年。如果有1萬用戶購買了6兆寬帶,這家寬帶運營商的年業務收入為1050萬元。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像“英聯寬帶”這樣的二級、三級寬帶運營商,是從聯通公司和電信公司等一級寬帶運營商手里購買寬帶后再轉售牟利的。
“即便這些二、三級寬帶公司能以3折優惠從一級運營商那里拿到這個帶寬,那他們要保證1萬戶獨享帶寬的用戶享受到6兆帶寬的接入,那他們僅上繳給一級運營商的成本就達到了2700多萬元。”清華大學網絡中心副教授諸葛建偉介紹,成本2700萬元,收入1050萬元,那這些寬帶公司早就破產了。
于是,運營商提供了共享寬帶。據一位寬帶業內人員透露:比如說,(運營商)包了10兆,包完之后,他自己再往外分。10兆可以分給10個人,每人1兆。也可以分給100個人,也是每人1兆,這樣共享。如果這100個人中只有10人在上網,它就能保證網速,但如果這100個人都在上網,那速度就達不到了。
鏈接
專家:測速軟件設計有缺陷
360的網速排行已成騙人道具
在調查中,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用寬帶運營商推薦的、或者網上公開的一些測試軟件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往往顯示用戶的寬帶網速完全能夠達到合同約定的帶寬。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李先生購買的原本是3兆的寬帶,用網上免費使用的360安全衛士自帶的網速測試軟件進行測試后,發現所顯示的寬帶網速竟然達到10兆。
對此,諸葛建偉認為,這種測速軟件本身設計就有缺陷:“這種P2SP測速方法,會去選擇一些同樣安裝了這款軟件的其他的連接節點來進行測速,只要其中有一個節點,它是在這個用戶同一個小區寬帶的子網里面,它的這個鏈路質量就非常好,網速就非常快。”
諸葛建偉表示:“我們發現很多方法會干擾到測速軟件的測試結果。現在這款360安全衛士的軟件,它提供的排行榜功能,就已經成為了一個騙人的道具。”
推薦閱讀
三星認為,LG將會在今11月份在海外推出超級旗艦手機OptimusG,從而收獲大量的市場份額,并從明年第一季度開始停止虧損,而到明年年底LG全球智能機市場將達到5.8%(目前其在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為4.0%)。 近來LG智能機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揭秘假寬帶真相:6兆帶寬高峰期僅0.5兆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