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圖書館新館將設置30臺自助借還機,該設備可自動讀取要還的書目及數量。
工作人員在演示“移動點檢車”的工作方法,以后可通過掃描書籍上的電子信息,了解圖書原有的區域信息。昨天,首都圖書館舉辦新聞發布會,館長倪曉建宣布首圖新館將于28日對外開放。
整整十周的閉館搬遷,9月28日下午2點,首都圖書館二期新館將開館迎客。新館將取消借閱室格局,采用大閱覽區概念,實現自助借還圖書。
昨天,首都圖書館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全館將覆蓋WIFI信號,大量引入數字閱讀方式,首圖掌上圖書館也將推出三類客戶端,供應不同讀者群需要。
新館提供閱覽座位超2200個
首圖新館開放后,首都圖書館的總建筑面積將達到9.4萬平方米,具有2萬人次的日接待能力,位居全國公共圖書館前列。其中,新館所占面積5.7萬平方米,將提供閱覽座位2200個以上。
首圖的新老館設計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之手,風格上特別強調了新老館的交融。新館與一期相圍合,俯瞰之下其布局形成一枚漢字“圖”的印章。新老館兩棟建筑以走廊連接,連廊設于兩棟建筑的二層,喻示著歷史的傳承與服務的延伸。
新館樓高49.5米,最高10層,另含地下一層。西側共6層,中部主體10層高,東部6層高。與老館只有升降梯不同,新館在1至6層都設有扶梯,配合多部升降梯,提高了讀者在不同區域間借閱活動的效率。
外借圖書數由5冊增至10冊
據介紹,首都圖書館新館取消了2年一次的讀者卡激活制,真正實現“一證在手,終生有效”。此前在首圖辦理讀者卡的用戶,不需要再次辦理新卡,老卡可免激活繼續使用。
在新聞發布會上,館長倪曉建表示,首圖新館可為讀者提供一百余萬冊(件)文獻的免費借閱,可借閱圖書數量在全國公共圖書館中居首位。
據悉,讀者卡仍將分級別,但之前可外借5冊圖書的讀者,外借圖書數量將增至10冊。“實際還可以借2冊外文書、5冊期刊、兩張光盤,理論上能達到19冊(件),真正讓讀者把書帶回家,鼓勵全面閱讀,引導家庭讀書氛圍的形成。”倪曉建說。
為了緩解閉館2個月對讀者還書的影響,首圖設立了2處總還書處。一處位于新館2層中庭,另一處位于老館1層通還處。除了自助借還書機,讀者也可在這兩處還書。
老館部分閱覽室關閉改造
新館開放后,老館部分閱覽室也將正式關閉改造。中文庫本閱覽、期刊庫本閱覽和2008年之前出版的圖書借閱服務暫停。歷史文獻閱覽、少兒閱覽、康復文獻閱覽等保持開放。老館改造后,將主要為青少年服務。此外,新館還實現了全館的WIFI覆蓋,首圖新版門戶網站(www.clcn.net.cn)同步上線,并將全面推出首圖“掌上圖書館”3類客戶端:網頁版、手機版、平板電腦版,保障讀者零時差、零距離地使用圖書館的海量文獻信息資源。
考慮到老年和殘疾讀者的需求,首圖在新館還設有盲用讀屏軟件、出借輪椅等設備和服務。
自助借還書及續借流程
【借書】
第一步:刷讀者卡
第二步:輸入讀者卡密碼
備注:忘記密碼的讀者,可通過首圖網站重置密碼。重置密碼需要本人讀者證證號,以及身份證號碼。讀者也可到首圖服務臺尋求幫助。
第三步:掃描圖書
備注:掃描時屏幕上會顯示借閱圖書數量。該數量與實際借閱數一致時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為保證掃描順暢,可適當錯開書籍碼放位置。
第四步:核對處理結果
備注:讀者要認真核對處理結果,確保電腦顯示結果與實際借閱結果相一致,該結果為讀者最終借閱書籍數。
■ 亮點
閱覽室變成大閱覽區
首圖新館突破傳統閱覽室格局,采用大閱覽區概念,根據讀者的需求和習慣,劃分出新書刊借閱區、文學借閱區等15個借閱區域。
實行大閱覽區以后,讀者可以在二期新館內自由穿梭,在各個區域內收集所有借閱書籍后,再進行自主借閱,而不必像過去一樣,需要在每個借閱區內單獨借閱。
而且幾乎在每個閱覽區,首圖都增設了電子閱讀設備,一個區域可以借閱圖書,可以電子閱覽,實現了“傳統閱讀”與“數字閱讀”的無縫銜接,最大限度地節約讀者時間。
由于取消了閱覽室概念,新館在智能化管理上也同步升級,使用電子導讀系統、導引系統,全面幫助讀者高效使用圖書館。未來,讀者在館內有目的地查找某本書籍時,將獲得該書在“某層某區某排某架”上的具體位置信息,便于讀者按照區域進行尋找。
新館開放的格局也讓首圖采取新的圖書管理模式。目前,一種名為“移動點檢車”的設備已正式在首圖上崗,未來圖書管理員可以通過掃描書籍上的電子信息,了解圖書原有的區域信息,并依此進行圖書的歸類。
讀者自助完成借還書
新館的自助借還和自助文印,也將使首圖新館進入全自助時代。據介紹,新館內將設立30臺自助借還機,讀者可以通過人機對話,完成借書、還書、續借等手續。新館文獻資料也將全部引入RFID智能管理,使讀者“一次操作、多本同時借還”,大大提升借還書效率。
為了幫助讀者使用自助借閱設備,首圖籌建了北京市文化志愿者首都圖書館分中心,組建了一支文化志愿者隊伍。
志愿者分為三個梯隊,即作為顧問團的專家志愿者、進行導讀導引的普通文化志愿者以及為小讀者服務的青少年志愿者。首期招募的文化志愿者有150余人,主要由高校在校生、退休館員和熱心讀者組成,經過培訓和考核合格后,佩戴統一標志上崗,將與首圖正式館員一起為讀者提供服務。據了解,最早一批志愿者將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上崗。
此外,新館還將實行自助文印服務。未來打印和復印文件和書籍,也將主要由讀者自助完成。打印、復印的費用將存入首圖指定的卡中進行使用,而不再繳納現金。
■ 小貼士
如借閱光盤,最好先掃描借閱光盤,后掃描借閱圖書。因為后掃光盤,有可能會借閱不上。目前首圖新館共設置了30臺自助借還書機,其中2層自助借還機數量較多。
【還書】
歸還圖書的步驟相對簡單,只需將全部圖書集齊,在掃描區內進行掃描,掃描確認還書完成后,即表示書籍已還,且還書不需要刷讀者證。
【續借】
如需續借圖書,目前在自助借還機上,只能對全部圖書統一續借,不能選擇其中的幾本單獨續借。不過,首圖網站提供選擇性續借服務,讀者可以登錄網站進行續借。
■ 樓層看點
看點:歷史、地理文獻區
書架會“說話”
在浩瀚的書海中尋找一本書并非易事。不過有了“智能書架”,書架就會“說話”,告訴“主人”自己的位置。首圖新館就引進了這種書架,不過由于技術昂貴,目前只有兩排書架實現“智能化”,它們安放在首圖新館4層歷史、地理文獻區。
智能書架與一套電腦設備相連,工作人員昨天現場演示了查詢全過程。
工作人員先在電腦上輸入書名,點擊查詢,電腦會先查詢書架上是否有該書。確定存在此書,點擊書名,再點擊導航,電腦中就會出現一幅動漫——一個小人和兩排書架。根據演示畫面,小人走到B架左側第一列第三層,書就在這里。而此時,書架對應位置的一排小指示燈會不斷閃爍,讓人一眼就能看到書在架上的位置。
據了解,智能書架還具有統計盤點功能,它可以實時盤點出讀者的取閱情況,包括取閱了哪本書、閱讀了多長時間……這些閱讀基本信息,都集中于后臺,圖書館可根據這些數據,分析讀者的閱讀行為和閱讀習慣,便于改進服務。
看點:北京地方文獻閱覽區
數字書房里看拓片
搬入新館后,北京地方文獻閱覽區比老館面積增加一倍,共600平方米,座位108個。
9層裝修古樸,形式模仿北京四合院,設計了一個影壁和一扇院門,同時還在館內設計了連廊。
比較特別的是,9層專門辟出一塊區域,建設了一間“數字書房”。書房與閱覽區域分開,自成一間獨立的房間。北京地方文獻閱覽區收藏的與北京歷史相關的拓片、地圖、老照片、西洋版畫等內容進行了數字化,借助該書房,放大進行展示。書房上方設置了一臺投影儀,這些數字化的文稿,可以最大化地進行放大,投影在書房墻壁上,讓研究者更清晰地進行研究。
書房的另一大功用,是接受老北京文化討論會訂場,不收場租,只需提前預約申請。首圖地方文獻館將為討論會提供文獻查閱的便利。
看點:視聽文獻借閱區
影音文獻一“觸”即來
在首圖視聽文獻借閱區,共有4萬張光盤可供借閱,其中兩萬張為各種音樂唱片。
走進該區域,最為醒目的就是幾臺大型觸屏,這是該區域的多媒體導讀器。該區域將現有視聽資料分為百年唱片、音樂之聲、光影空間3大類型,讀者使用多媒體導讀器,輕輕一觸,就可以粗略了解首圖視聽文獻的概貌,同時欣賞部分已經數字化的影音資料。
該區域還設有30臺計算機和平板電腦閱覽區,讀者可以在此欣賞首圖已經數字化的影音文獻,包括觀看電影、聆聽講座視頻等,并可以試聽光盤。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昨日表示,“中國移動與蘋果雙方均有積極合作的意愿,一直就合作事宜保持著密切的溝通”。在此之前,中移動已經與蘋果公司進行了長期接觸,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明確表示,受限于芯片等問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首圖新館明迎客 WIFI信號全覆蓋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