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和服務模式的創新,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迅速成長。從日前召開的2012中國互聯網大會獲悉,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數已達3.88億,用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網民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到72.2%,移動互聯新時代大幕開啟。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也為電子商務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作為其中主流的消費方式之一,移動支付有望迎來爆發期。
移動互聯網將圈出千億元市場
綜觀2012互聯網大會,移動互聯網成為熱門話題。具體表現在:
其一,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日益顯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手機上網,移動數據流量不斷攀升。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透露,在過去的18個月中,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增長了近10倍,而亞太地區是17.84%(統計時間截至今年5月份)。據預測,到今年年底,亞太地區移動互聯網的流量要占到全球互聯網流量的51%。2010年的移動數據流量里,手機占到一半;2015年全世界移動數據業務則將比2010年增長26倍。
其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讓網民的構成悄然發生變化。在網民數量上,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手機首次超越臺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在網民構成上,2G時代的手機網民以“三低”用戶(低收入、低年齡、低學歷)為主體;如今,隨著3G網絡的發展以及諸多殺手級應用軟件的出現,移動互聯網用戶開始向“三高”人群遷移。
其三,移動電商在這股浪潮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艾媒咨詢《2012Q1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季度監測報告》稱,2011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156.7億元,同比增長609.0%;預計2012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51.5億元;到2015年將超過1000億,達1046.7億元。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已勢不可擋。
移動互聯網改變日常消費方式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及消費習慣——從移動電子商務到移動支付。刷手機坐公交、汽車加油、買電影票、交煤氣水電費……現如今,眾多手機支付應用正融入市民的生活。易觀智庫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額規模達到742億元,移動支付用戶數為1.87億戶;預計移動支付市場至2014年交易規模將達到3850億元,用戶數將達到3.87億戶。今年8月,德勤發布《2012至2015年中國產業趨勢與展望》預計,未來三年,移動支付將成為中國的產業熱點,2015年移動支付將成為中國主流的支付手段。
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因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已經吸引了金融機構、運營商、第三方支付等企業紛紛布局。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6月簽署了關于移動支付業務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計劃在全國至少50個城市的范圍內建設移動支付業務示范商圈,推出基于NFC技術的移動支付產品。8月29日,銀聯與光大銀行簽署移動金融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移動支付、安全支付控件、移動商圈、智能卡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為客戶提供更為便捷的移動金融服務。除了運營商和銀聯,第三方支付企業也逐步推出移動支付創新業務。7月19日,易寶支付宣布與南方航空合作,推出通過撥打手機實現信用卡“無卡支付”購機票服務;7月20日,財付通宣布在江蘇省推出手機充值加油卡服務;9月11日,支付寶與觸寶宣布一起開拓手機支付新方式,推出觸寶撥號內直接給聯系人轉賬付款功能;除了轉賬到支付寶賬號外,也能轉賬到銀行卡。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2012年8月通信業運行狀況,今年1-8月,我國3G用戶凈增6413.3萬戶,達到19255.7萬戶。報告顯示,1-8月,全國電信業務總量累計完成855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1%;電信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