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下屬的阿里云公司與宏碁的手機發布會在最后一小時被谷歌叫停,業界一片嘩然。受委屈的阿里云指責谷歌封閉,扼殺競爭對手;谷歌則還擊說阿里云抄襲Android系統,將阿里云定位在偷竊者和破壞者。
谷歌主導的安卓是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許多廠商都在對其進行修改。比如亞馬遜公司之于其Kindle Fire,國內手機廠商小米;甚至中移動主導開發過OMS手機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直接來源于安卓,并改動了底層,谷歌也采取了默認的姿態。
那么,為什么谷歌可以容忍眾多的廠商(甚至包括競爭者)改造安卓,卻偏偏對無足輕重的阿里云動怒呢?答案在于阿里云奇怪的打法。
第一,與其他家不同,阿里云在使用安卓的時候,并不承認它使用了安卓。但安卓是主流,阿里云只好選擇與安卓兼容,借助安卓的生態鏈來壯大自己。但是,由于缺乏技術積累,阿里云很難獨立開發出與安卓完全兼容的系統,最終又不得不直接在安卓架構上進行改造,自己原來開發的所謂獨立操作系統原型反而成了幌子。然而在宣傳中,阿里云并沒有承認這一點,還是堅稱自己的系統是獨立的。
第二,阿里云不僅不承認使用安卓架構,還把自己塑造成安卓的“強大”對手。由于阿里云技術部門和阿里巴巴管理層的脫節,雖然技術部門已經采用了安卓架構,但市場部門和高層管理者似乎并不在意,仍然在歷次采訪中將阿里云說成獨立的操作系統,并表示它是安卓最有力的競爭者。但有大量的證據表明,阿里云實際上是利用了安卓架構以及多數的核心元素,并仿造改寫了虛擬機,再加入所謂云服務而形成的一個衍生版本。
第三,阿里云在對安卓進行改造的時候,由于設計和技術原因,造成了不兼容問題。不兼容是谷歌的大忌,擔心造成安卓產業鏈的失控,被競爭對手(蘋果、微軟的操作系統)超過。在這三重原因的影響下,谷歌干預了阿里云手機的發布。
有意思的是,安卓是一個開源軟件,雖然對開發者有一定的限制,但在大部分情況下,開發者想要改造它,谷歌也很難做出有效防范。按照慣例,谷歌應該沒有辦法限制阿里云?
谷歌找到了一個可以進行有效防范的平臺: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OHA)。OHA是谷歌為了發展安卓建立的一個聯盟,吸引了大部分主流的手機、軟件、芯片、運營等廠商。聯盟主要提供廠商之間的技術交流,并在專利的交叉合作上提供指導。從表面看,這是一個合作性的機構,只在成員間產生互惠,卻很難對非成員做出約束。
比如,亞馬遜就沒有參與這個聯盟,中國的手機廠商小米也沒有參加,可是他們照樣可以無限制使用安卓。但阿里云本身不生產硬件,需要與其他手機廠商合作才能生產,而它找到的廠商是OHA成員的宏碁,這就授予了谷歌一定的防御手段。由于成員加入OHA時需要做出一定的承諾,保證系統的兼容性,避免系統分裂成一堆小版本,當宏碁生產的阿里云手機無法通過兼容性測試的時候,谷歌開始施壓宏碁,并將壓力傳遞到非成員的阿里云,從而結束了阿里云的表演。
推薦閱讀
業內評論人士指出,除了操作系統,諾基亞還需要改變落后的用數字給產品命名的方式,現有的Lumia數字命名,正在給消費者帶來新的誤導。 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諾基亞發布兩款基于Windows Phone 8操作系統的Lumia手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阿里云系統受谷歌打壓源自打法奇怪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