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被告并排坐,看著電視打官司。”這是發生在距北京城區100多公里遠的懷柔湯河口法庭上的一幕,為到城里打官司的村民免去奔波之苦,懷柔法院湯河口法庭從2010年就在全市率先采用遠程視頻庭審。原來通常要花一整天審理的官司,于先生日前用了不到3個小時就打完了。
山區農民“看電視”打官司
“現在開庭,上訴人注意放慢語速。”當日10點許,望著電視機畫面中遠隔上百公里的三名北京二中院法官,懷柔區石門溝村民于先生與琉璃廟鎮碾子灣村村委會工程款糾紛二審開庭。
針對村委會是否拖欠工程款,于先生和村委會代理人多次發表意見,電視中的3名法官眉頭緊鎖,不時就雙方意見翻閱手中案卷。“我有證據要提交。”話音未落,村委會代理人將一份發票交到湯河口的書記員手中,只見書記員將票據平放在一臺攝影儀上,幾秒鐘后,從電視里傳來法官的聲音。“這份證據在一審中你們提交過了,還有新證據嗎?”11點多,于先生和村委會代理人完成質證和辯論,因于先生不同意調解,二中院法官宣布擇日宣判。
庭審后,于先生感嘆道:“從我家到湯河口法庭要走40公里,從湯河口再到城里還得走100多公里,我又不認路,原計劃要趕到二中院開庭肯定要花一天時間,可這我今早8點多出門,3個小時就完事了,還能回家吃午飯。”
300余當事人免奔波之苦
懷柔法院湯河口法庭是距離北京城區最遠、管轄面積最大的法庭,法庭距離北京市區120余公里,轄區管轄面積1251平方公里,400多個自然村,5萬多人口。
據湯河口法庭孫吉旭庭長介紹,對家住懷柔山區的村民來說,上城里打官司是一件苦差事,為到城里打官司,很多當事人不得不提前一天啟程并在城里租住旅館,費時、費力還費錢。2010年9月,懷柔法院湯河口法庭與二中院作為首批試點單位,率先啟動了遠程視頻庭審。異地審案,法官和當事人可以就近選擇視頻法庭,實現在電子屏幕上面對面地對話和交流,案件審理過程、證據演示及文書打印與一般的審理程序完全相同,具有與一般審理方式同等的法律效力,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也與普通方式審判中完全相同。
截至目前,120余起民事上訴案件通過遠程視頻進行審理,300余名當事人免除了到二中院打上訴官司的奔波之苦。
推薦閱讀
華為認為“超寬帶”、“零等待”、“無處不在”的聯接能力,才能讓用戶享受到“速度”、“品質”、“簡單”、“自由”和“分享”,獲得創新靈感,為豐富溝通與生活帶來無限可能。 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遠程視頻庭審試點兩年 打官司僅用仨小時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