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二十幾年都只做一件事,就是堅持管道戰略。人只要把僅有的一點優勢發揮好了就行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步就叫步步高。”華為技術公司總裁任正非這樣說。
一直低調的任正非從來不接受媒體采訪,也很少出席會議或者參與評獎,但基本上每年都會從華為內部流出他的內部講話,針對華為當前的問題,下一步的戰略發出自己的思考。去年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為輪值CEO制度鳴鑼開道,今年則是與2012實驗室的專家談技術創新。
2012實驗室是華為專門搞創新基礎研究的一個部門。之所以起名“2012”,是因為任正非看了電影《2012》后,他認為,信息爆炸像數字洪水一樣,華為想生存下來就得造方舟。
任正非的對未來華為生存的危機感彰然。任正非相信,以技術平臺整合制造技術的模式是未來制造的方向,在華為的技術平臺構建中,芯片和終端操作系統成為這次技術創新頭腦風暴的焦點。
華為應該怎么整合?任正非認為應該沿著管道來整合:“通訊網絡管道就是太平洋,是黃河、長江,企業網是城市自來水管網,終端是水龍頭。如果我們沿著這個整合,都是管道,對我們都是有用的。”
無線網、企業網和終端正是華為當前的“三架馬車”。
他認為,公司運轉是依靠兩個輪子,一個輪子是商業模式,一個輪子是技術創新。而創新要“強調價值理論,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一定是為了創造價值。”
海思半導體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創建于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任正非此前曾希望在芯片設計上進行“強攻”,他曾給現任海思常務副總裁何庭波下任務:“我給你四億美金每年的研發費用,給你兩萬人,一定要站立起來,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在此次內部座談會中,任正非特別提及海思的定位,“它肯定是一個重要的體系,但是你的自戀情節不能取,如果海思有自戀,要求做的東西我們一定要用,不用的話就不光榮,那就是一個閉合系統。我們總有一天能量耗盡,就會死亡,所以我們要做開放系統。”
此前有消息稱,華為有可能加大在高端智能手機對自家海思半導體芯片的選擇,對于和高通、德儀等廠商的合作,是否從此會有排外的可能?
他強調在芯片戰略上,應盡可能地使用其他廠商有優勢的高端芯片,華為的芯片做戰略防御之用。“主要還是和供應商合作,甚至優先使用它們的芯片。我們的高端芯片主要是容災用。”
做高端芯片并非一日之功。有專家反映,芯片產品線盈利壓力特別大,同時對芯片的投資越來越大,致使短期看不到明顯收益的芯片投資越來越猶豫。
任正非說,“對未來的投資不能手軟。不敢用錢是我們缺少領袖,缺少將軍,缺少對未來的戰略。”
在終端操作系統上,任正非應該利用其他廠家的優勢,他表示,“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于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芯片的時候,我并沒有反對你們買美國的高端芯片。我認為你們要盡可能的用他們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我們在創新的過程中強調只做我們有優勢的部分,別的部分我們應該更多的加強開放與合作,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構建真正的戰略力量。”任正非說。
華為兩三年前提出了“端管云”的概念。一位華為專家認為,現在“端”都由蘋果和谷歌控制著,所有的游戲規則都由他們來定義,在云端華為也沒有很好的云服務,也沒有話語權。做為運營商和設備商所有的控制點、商業模式的價值點,你的游戲規則定制點只能在網絡層去挖掘。
任正非強調,“我們的優勢在管道方面,而在終端我們基本不存在任何優勢。能不能產生優勢要用新的模式來思維,而不是把所有的生存希望寄托在運營商身上。”
“終端一定會有非常厲害的發展,但是機會不一定就是我們的。”任正非這樣定位終端的發展。
除了技術創新,任正非在此次座談會還首次提到提到海外市場關系的平衡。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報道,南摩員工代表昨日稱,已有三名員工簽了離職協議。除此之外,有18個員工可以最遲工作到年底。目前,員工的訴求已經從延期關閉南摩變成增加賠償。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樵)摩托羅拉南京研發中心(以下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任正非建華為諾亞方舟 戰略布局難點在美國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