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中國移動話費催繳中心的電話,讓我交所欠的話費和違約金。”近日,王先生向本報記者反映,兩年前停用的全球通手機號碼,突然被告知拖欠各種費用達九百多元。
延緩告知
王先生多次致電中國移動客服中心,并來到北京朝陽區東大橋營業廳咨詢,客服人員給予的答復都是“這是移動公司的規定,交清欠費的同時,必須繳納一定的違約金。”
為此,記者查閱了中國移動入網協議,“未在約定期限內足額繳納通信費的,乙方有權停機,甲方每日應按欠繳金額千分之三的標準支付違約金。”照此計算,王先生需繳納的費用為:話費334.71元+違約金568.82元=903.53元。
“我在2010年初通過電話客服辦理停機保號時,并沒有告訴我欠費。”王先生對記者表示,如果被告知欠費,肯定補交了。頻繁接到移動公司的追繳電話后,在記者的陪同下,王先生來到位于北京三元橋的中國移動客戶協調中心。從厚厚的來訪登記簿可以看出,前來“喊冤”的人不在少數。
王先生:今年5月,中國移動第一次打電話通知我補交欠費和違約金。移動說寄過平信,但我沒收到,是移動公司通知不到位。
移動客服:不是的,入網時簽署的協議明確注明什么時間交話費,如果不按時交費需要收取違約金等,這就是告知了。以我最大的權限可以給您免去一半的違約金,但您還需繳納284.41元。
王先生:為什么隔兩年才來催繳?既然可以電話聯系到我,之前為什么用信函?
移動客服:我們有信函和電話兩種方式,但是不固定,您不是接到電話了嗎?
王先生:已經是兩年之后了,為什么不早點通知我?那樣就不會產生這么高的違約金了。
移動客服:由于你的手機號停機不用了,所以沒有收到電話提醒。
王先生:為什么現在可以電話聯系到我,以前不行?
移動客服:現在是進行追繳,之前是通知,性質是不一樣的。
九百多元的欠費,兩年后的追繳,著實讓人無法理解,中國移動工作人員解釋稱,這屬于移動公司對欠費的追繳,協議沒有規定移動公司在什么時間追繳。這是你欠移動公司的錢,他是債主,所以沒有限制時間和追繳方式。
為此,記者翻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由此可見,移動公司難逃其咎。
后顧之憂
事后,記者登錄各大論壇和貼吧發現,此類事件層出不窮。大多消費者因難以承受移動公司催繳電話的騷擾等無奈交款。記者從移動公司相關人員處了解到,如果不按時繳費,后果有三:一是移動公司一直追繳;二是違約金會一直產生,直到繳清欠費為止;三是身份證不能在移動公司辦理業務。
“如果不繳清費用,是否會影響銀行信用度?移動公司會不會起訴?”王先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移動公司表示,暫時不會影響銀行信用,如果一直不繳納,移動公司會訴諸法律。
對此,北京時代九和律師所高級合伙人謝惠定律師表示,目前國家還沒有相關法律條文規定,所以還不會影響到銀行信用。但是,如果中國移動和銀行之間有相關協議,用戶一旦被列入其內部黑名單,或許會影響貸款或其他銀行業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謝惠定表示,對王先生的追繳,就算移動公司發起民事訴訟,也已經過了訴訟時效。
推薦閱讀
蘋果周二正式宣布將在美國當地時間9月12日(北京時間9月13日)舉行發布會,業界普遍認為該公司屆時將推出傳聞已久的iPhone5。美國科技資訊網站CNET隨后撰文,盤點了iPhone5可能具備的新功能和新特點。以下為文章概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遲來的追繳:兩年前停用現在交費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