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調研機構Gartner 發布了 《2002年第2季全球移動電話市場銷售報告》,按銷量來計算,三星、諾基亞、蘋果位列前三,RIM銷量環比下降最大,降幅達19.6%,它的銷量排名也從去年的第五降至今年的第十。
在國內,RIM黑莓手機從來沒有主流過,無論“水貨”還是“行貨”,終端成本、使用成本太高以及網絡頻頻出問題,讓黑莓在中國用戶中更加邊緣化。
國內用戶被斷網困擾
杰瑞今年22歲,9月份他就將徹底告別伴隨他兩年的黑莓手機,轉投iPhone。“我越來越無法忍受黑莓的斷網問題了,當別人越來越多地遨游在移動互聯網中時,我卻只能眼巴巴地上手機自帶瀏覽器。”
黑莓斷網對于中國用戶來說,并不陌生。斷網就是指除了手機自帶瀏覽器外,其他第三方軟件和應用都無法聯網的情況。關于黑莓為什么斷網,坊間主要的觀察結論是因為黑莓OS4.5以上版本的系統會自動連接黑莓服務器,當用戶未開通BIS或者BES時,系統無法連接服務器,最后造成斷網。
BIS,即黑莓網絡服務,是RIM公司針對于個人用戶開展的郵件推入服務。用戶只需要將自己的網絡郵箱地址添加的黑莓服務器上,即可實現郵件推送。BES,即黑莓企業解決方案。傳說中的“黑莓911故事”,就是說在911事發時,只有黑莓的服務能夠無縫隙的保障通訊,而普通的信號不行。
對于“不用黑莓服務就斷網”的情況,黑莓用戶義憤填膺,曾經多次給黑莓官方發去電子郵件詢問情況,不過黑莓方面沒有給出具體的原因。
不過也有說法稱,這是“水貨”獨有的情況,黑莓2010年進入中國市場分別與三家運營商展開合作后,“行貨”無論是否使用黑莓服務,都不會斷網。記者就此致電一家與黑莓合作的運營商,相關人士證實了這一說法。
為了應對斷網,水貨用戶制造出了“黑莓斷續膏”軟件,而最近,又有水貨商店研發了新技術,讓水貨ID刷機為行貨ID,以此來避免斷網。
使用門檻太高讓用戶“吃不消”
事實上,杰瑞曾經也使用過黑莓BIS服務,這是他剛開始用黑莓手機時,中國移動送給他的幾個月免費試用。“感覺不錯,微博、飛信等應用都能上了”,不過當試用期結束,杰瑞也就沒再使用BIS服務,“因為十分昂貴。”
據了解,如今中移動所提供的黑莓BIS業務分為兩檔:每月98元含30M推送流量和每月108元含50M推送流量。而中國聯通則不單獨計算推送流量,直接將這部分計入普通網絡流量,若使用黑莓服務則每月收取60元。中國電信曾經對個人開通BIS業務的申請,不過如今,這項業務也已經暫停辦理。
對于這個價位,很多黑莓用戶直喊“吃不消”,曾有調查顯示81%的用戶覺得定價50元以下可以接受。某運營商人士向《IT時報》記者透露,BIS和BES服務之所以如此昂貴,是因為服務器在國外,成本相對比較高,而利潤中的一部分還需分賬給RIM公司。
他同時表示,最近一年的黑莓用戶發展數的增長速度比較緩慢,市場占有率依舊不大。《IT時報》記者了解到,制約黑莓在中國發展的原因,還有黑莓“行貨”價格過高、新機引進速度緩慢、應用程序太少等方面。
前不久,沉寂多時的RIM宣布推出迄今最薄的黑莓手機9900,有裸機版和聯通定制版,而這款手機的“水貨”早已在市場流行多月,并且“行貨”5290元的零售價讓消費者望而卻步。而黑莓手機在水貨渠道的表現亦不盡人意。一位手機連鎖賣場人士透露,其渠道內的黑莓產品銷量“很一般”。至于應用程序方面,大熱的微信直到現在還沒有黑莓版本。
在業績下滑的情況下,RIM把希望寄托在其下一代操作系統BlackBerry 10上。很多分析師認為,黑莓10發布時間太晚,容易導致RIM的許多用戶都在此空檔轉投蘋果和谷歌的陣營。而消費者也已經厭倦了繼續等待BlackBerry 10系列智能手機,因此RIM很難借此逆轉局勢。
推薦閱讀
據介紹,中華電信新任總經理李炎松,是臺灣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博士,歷任中華電信總公司副總經理、企業客戶分公司經理、電信研究所所長、數據分公司經理、總公司資訊處處長、電信研究所企劃室主任,職務范圍橫跨技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黑莓使用門檻過高導致在華更加邊緣化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