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是全國大中院校開學的日子。每逢此時,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校園“爭奪戰”見諸于各大通信媒體的頭條。搜狐IT記者調查發現,多地運營商校園競爭已經延伸到家庭、火車站,與以往年比拼短信話費不同,今年重點在智能手機上網和流量上。
送上網流量就像送礦泉水
8月31日上午10時,搜狐IT記者采訪途徑河北石家莊火車站。在出站口的廣場上,看到了三大電信運營商臨時搭建起了五顏六色的迎接學子的帳篷。不同迎接新生的標語非常醒目。“中國移動歡迎新同學、沃在校園自一派、上大學就愛天翼智能機”口號響亮,打著不同運營商標志的院校接送新生的標志牌,出現在人群之中。
最為醒目的是中國移動,主打WLAN上網。不時地看到學生前去入網。記者看到入網處的傳單介紹,其中動感地帶G3套餐20元包月,含100條短信,100M手機上網流量,15小時WLAN上網,飛信和郵箱服務等。連續3個月送300M移動3G上網流量。即便是玩微博的學生,基本夠用了。
玩轉流量比較狠要算中國聯通,沃派學生專屬套餐每月36月,贈送上網流量500M,中國電信則更多推廣其千元智能手機。其實,在高考剛剛結束后,中電信即推出了贈送手機上網流量的活動。從6月9日-8月31日,中國電信面向全國900萬高考考生每人贈送1G手機上網流量。
和全國其他城市“血拼”校園不同,石家莊火車站充滿了祥和的氣氛。三家電信運營商擺成一排,彼此觀望,學生可以自由選擇。 記者現場對學生進行調查,大多新生認為,如果沒有專車接送,會選擇在運營商入網處辦理業務。“暫時開通一個號碼,先方便與家人的聯系”。
監管部門坐山觀虎斗
新華社的消息稱,在南京東南大學,中國移動把應急通信車開進了校園,學生接到促銷短信:“新同學你好:90%以上大學生使用中國移動校園信息卡,大網絡有大優惠,快來體驗吧”“超大屏3G手機0元得,上網低至1毛/小時”。中國電信杭州分公司的宣傳語是“校園網激活跟我走”,在開學當天廣播里反復播出:“不能上網的同學,趕緊辦理校園網,不要等選不了課后悔。”
在近幾天的微博上看到,明顯地感受到運營商血拼校園的火藥味。近年來,媒體頻繁曝光各地運營商校園營銷惡性競爭事件,學生“被入網”、教師“被轉網”,“封校門”、“回購門”、“捆綁門”屢見不鮮。
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規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校園電信業務市場經營行為的意見》,要求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在開展校園營銷時不得與學校簽訂排他性協議,也不得在錄取通知書中夾寄手機卡等。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運營商在開展校園營銷時應充分尊重校園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等合法權益。”
某些地方也下方文件規范,譬如,7月12日,自治區通信管理局向寧夏三大電信運營商下發《2012年電信領域侵害消費者權益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規范校園電信市場秩序,維護學生的通信選擇權。然而,搜狐IT記者調查發現,諸多地方管局監管政策就一張“空文”,監管部門出文件,運營商還是我行我素。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三星這次可謂敗得一塌糊涂:不僅被裁定侵犯了蘋果公司的數項專利,還需要支付給蘋果10.49億美元的罰金,用來賠償剽竊蘋果公司知識產權給蘋果帶來的損失。更嚴重的是,自家的Galaxy系列都有可能被禁售,真可謂賠了夫人>>>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