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學,經歷了“黑色六月”磨礪后的高三畢業生們,即將踏入大學校園。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購買開學用品成了新生們的重頭戲。而作為年輕人的“標配”——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乃至iPad等數碼產品,往往價格不菲。應該如何看待大中學生特別是大學新生的開學消費熱?專家指出,學會規劃消費,培養孩子們正確的理財觀尤為重要。
電腦、手機銷量增四成
大中新生入學報到的日子即將到來。記者在蘇寧電器深圳海岸城店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這里挑選數碼產品。挑選電腦的吳玉臻女士告訴記者,女兒要上大學了,開學前給她買個筆記本電腦,方便孩子帶到學校。手機賣區也同樣能看到很多年輕的面孔。周子杰同學今年考上了深大,決定開學前買一部新手機:“我高中用的那部手機比較舊了,開學前想買一部新的。”在海岸城順電商場,一位挑選手機的準大學生陳文浩也告訴記者,高考前父母答應,若是能考上本科,就獎勵他手機和iPad。
事實上,吳女士、周同學和陳同學這樣開學集中消費情況并不罕見。蘇寧電器南山店電腦區銷售督導李海光介紹,新學期將至,電腦、手機等數碼產品銷售量大增,增幅約有四成,大部分購買者都是年輕的學生。
新生也要學會理財
據了解,一部iPhone4S的報價超過4000元,而普通的筆記本電腦至少也要四五千元。這樣一套買下來,花費頗高。可為何許多家長都同意孩子如此高消費呢?吳玉臻說,女兒能考上大學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再加上家庭經濟比較寬裕,給孩子添置數碼產品一方面是為了獎勵女兒,一方面年輕人都在用,怕女兒落伍。記者了解到,在深圳家庭中,這樣的想法很普遍。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馬春輝認為,隨著家庭物質條件不斷提高,對孩子進行獎勵成了一種普遍的趨勢。深圳的家長大多經濟能力較強,一定的物質獎勵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并不算太大的負擔,即使比較拮據的家庭也可以選擇適當的獎勵。此外,大學生本身就對時尚具有引領性,這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正常現象。
但是,大中新生們即將入學,培養他們健康的理財觀念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大學時期是培養消費觀的重要時期,大學新生剛剛走出高中校園,通常消費觀停留在未成年人階段,缺乏自主和計劃性。尤其是在外地就讀的學生,由于經常把整個學期的錢全帶在身上,如果不規劃好,只能導致寅吃卯糧,拆東墻補西墻。在日常生活中,新生購物時應注意實用性并注意商品的價格與自己的經濟能力是否一致,要規劃每月的生活支出,如飯錢、電話費、書本費、文體活動等的分配,還要保證有一部分錢拿來應急。有計劃地規劃金錢,不僅平日更有余裕,更能為日后踏入社會做好準備。作為父母也要幫助子女形成理財的好習慣,切不可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推薦閱讀
美國財經網站SeekingAlpha近日通過計算得出結論:WP業務上一財年為微軟貢獻了7.36億美元收入。 雖然微軟從來未對外披露Windows Phone業務的具體收入,但美國財經網站Seeking Alpha近日卻通過計算得出結論:該業務上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開學消費手機電腦占大頭 專家稱應規劃消費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