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三星的專利訴訟案上周落下帷幕,最終以蘋果的勝利告終。不過蘋果似乎不是最需要這一結果的,微軟才是。同時這個案子也表明,還有很多很多的專利訴訟籠罩著智能手機這個行業,包括訴訟和反訴訟。上周五的宣判意味著很多,對手機業界來說,要與蘋果iPhone競爭,其它廠商還有很多其它層面的工作要做。
毫無疑問,蘋果iPhone的銷量在下滑,尤其是以三星為首的Android手機對它的沖擊顯著。但是別忘了,iPhone的銷量仍然很大。目前來看,微軟在智能手機領域遠遠落后于蘋果和谷歌Android陣營。不過微軟有自己的想法,該公司從一開始就計劃打造一款與iPhone完全不一樣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一面陷入“山寨”的麻煩。
或許微軟真的認為,一定還存在一種不同于的iPhone的具備良好交互體驗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又或許,微軟認為“山寨”iPhone手機不可能有前途。所以微軟潛心研發一套不同的系統,并企圖借此打造另一個生態系統,與蘋果和Android陣營抗衡。
但是,或許微軟僅僅是擔心訴訟纏身,才另起爐灶。不管出于何種原因,微軟總算做了點不同的事情,為“剩余的手機用戶”提供了又一個選擇——當然,厭倦iPhone或Android手機的用戶也可能會試試微軟。微軟潛心研發的手機操作系統最新版本是Windows Phone 8,該系統也被用于諾基亞Lumia 900手機,不過目前該手機名頭雖響,但銷量不佳。
蘋果前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對Android可謂深惡痛絕,他認為谷歌“偷竊了一整個行業”,這些言論在《喬布斯傳》里可以讀到。
從某種層面來說,專利訴訟并非壞事,它反而能夠凈化業界,促使手機廠商們加強創新,而不是通過抄襲領導廠商的產品來獲取市場份額。
盡管有時專利被過分使用,但不可否認專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蘋果三星的訴訟案中,三星的陪審員似乎對復雜的情況有些疲于應對,以致丟失了他們自己的訴求,被蘋果引導到這樣一個簡單的命題——喂,難道這部三星手機看起來不像iPhone嗎?
不管專利系統有多少漏洞,這個我們都能回答:是的,三星手機看起來很像iPhone。專利系統的作用在于,它能夠促使廠商去開發真正創新的替代產品,而不是靠模仿和抄襲以贏得短期的目標。
回過頭看我們會發現,專利系統太弱或太強都有可能不利于競爭。上周五之前,以三星為代表的谷歌陣營都逃脫了專利的制約,通過免費抄襲蘋果的創新成果,快速獲得市場份額。特別是在觸屏反饋技術的使用方面,毫無疑問谷歌抄襲了蘋果,但沒有受到專利的制裁。難怪蘋果會認為谷歌Android的商業模式是徹底的小偷行為。
蘋果的法務部門并不是專為專利訴訟而設置的,他們最初的目的是盡量提高手機廠商免費使用Android的門檻,這就是為什么蘋果會拿三星“開刀”,而不是其背后的操作系統提供商谷歌。
但是,這個案子很明確地告訴人們,Android其實并不是“免費”的,相反它會非常之昂貴。這可能會促使手機制造商開始考慮轉向真正創新的平臺,譬如微軟Windows Phone。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擁有蘋果和谷歌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但是,擺在微軟和其他后來者面前得還有一個巨大的障礙:應用匱乏。這個問題并不完全是因為iOS個Android已經先入為主,還有一個潛在的威脅:HTML5。《金融時報》日前就宣布已決定停止為Android或iOS開發針對性的應用,轉而提供統一的基于瀏覽器的內容,采用HTML5技術。亞馬遜對其Kindle Cloud Reader中的應用也采取了相同的處理。另外,Facebook也是HTML5技術的推崇者。
隨著手機芯片性能越來越強大,網絡越來越快速和穩定,這種演進看起來似乎是一種必然。未來,人們將不被限制在某一生態系統內,一切的數據處理都將基于云端,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瀏覽器去訪問這些內容。
盡管近年來微軟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但該公司銷售額和利潤仍然在保持增長,Windows Phone 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而谷歌Android和蘋果,則會抓住每一個機會捍衛其已經建立起來的“王國”。
另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手機操作系統黑莓也有可能借HTML5浪潮迎來轉機。回想一下那些曾經非常不錯的操作系統,Amiga、BeOS等,如果萬維網(World Wide Web)時代早來10年,該有多好。
推薦閱讀
據報道,下一代iPhone將不支持NFC(近場通訊)技術。 據科技博客AnandTech報道,下一代iPhone將不支持NFC(近場通訊)技術。 之前有一組號稱是iPhone 5的圖片發布到網上,由于其中一個零部件的大小似乎與NFC芯片吻合,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受益三星敗訴 Windows Phone或迎來機會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