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投資科大訊飛一事此前已在多個渠道得到證實,終于在近日塵埃落定。按照雙方官方的說法,雙方將就共同發展智能語音門戶、智能語音云服務、智能語音技術和創新產品、客戶服務應用和基礎電信業務及行業信息化等領域展開深入和緊密的合作。此前,中移動和浦發銀行已就移動支付展開相關合作。聯系到近日舉行的“第六屆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上,中移動首次提出移動互聯網十六字方針:“智能管道、開放平臺、特色業務、友好界面”,并確定了“云、管、端、臺”的移動互聯網新戰略,表明中國移動正在強勢出擊移動互聯網各個領域。然而,在通信領域當貫一哥的中移動,在未來移動互聯網世界中能否笑傲江湖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移動增速剎車,規模優勢遭擠壓
過去的多年里,各界對中移動看法一直是“大象快跑”形象,如今這只“大象”自2009年結束高增長時代,正持續面臨收入增速放緩、盈利能力下降等挑戰。今年上半年,中移動營收同比增長6.6%,利潤同比增長率僅為1.5%。這種增速是之前從未有過的,創中移動收入和利潤增長多年來最低,而這兩項數據在去年同期分別是8.8%和6.3%。
上半年中移動實現營收2665億元,中國聯通實現營收1216.9億元,中國電信營收為1380億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之和同中移動的差距越來越小。
但是在利潤方面,今年上半年,中移動凈利潤622億元,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則分別為88.14億元和34.3億元,加起來是122.47億元,不到中移動的1/5。這說明整個行業格局雖然仍未改變,但對于中移動而言,繼續擴大優勢的局面已進一步受阻。
事實上,從移動市場整體看來,截至6月底,中移動用戶總數達到6.83億,中聯通為2.19億,中電信為1.44億,占比大致為65.2%:21.0%:13.8%,差距依然明顯。但中移動在延續和主導2G的同時,其在3G方面所經歷著陣痛恐怕是旁人難以想象的,截至6月底,中移動、中聯通、中電信三大運營商3G用戶的占比為38.2%:32.8%:29.0%。這三個數字看似均衡,但今年聯通上半年3G用戶月均增長為290萬,中移動3G用戶月均增長為260萬左右,中國電信為250萬用戶,而且,中移動3G用戶3G市場份額在持續下降,截至6月底跌破四成,聯通份額則突破了三成,中國電信方面亦有所提升。
從被動到主動,中移動強勢出擊移動互聯網
中移動在3G市場可以用毫無亮點形容,而另外兩家運營商各持法寶的強勢擠壓使中移動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同時,移動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新模式的影響與日俱增,更關鍵的,下一代iPhone上市日期日漸縮短,按照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的話來說,“因為高通TD-LTE芯片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照目前的時間點來推斷,蘋果iPhone 5發布時很難有TD-LTE版本。”在iPhone熱高燒不退的當下,中移動壓力可想而知。
因此,我們顯然可以認為,壓力是中移動目前不斷調整、深入移動互聯網戰略的最大原因。有媒體報道稱,在2012年半年工作會議上,奚國華拿出了成立“中移動互聯網公司”的草案,這是對面向語音業務經營、增量客戶拓展的工作體系的調整,表明中移動從單純的關注用戶市場到轉向業務結構的創新轉型,在3G向4G過渡時期打造自身的競爭優勢。加上與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認購新股和戰略合作展開初步協商,以及正在研究統一標識的增值業務,可以看出,中移動最近的互聯網戰略動作頻頻。在中移動看來,其優勢是有近7億的用戶群,只要能和業務有機結合,就能形成巨大的市場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此前也曾投資鳳凰衛視、浦發銀行,對中廣傳播的投資也將于近日敲定,但專家認為,這些投入更多是出于資本和政策的考慮,對于移動自身業務的支撐卻有限。而此次牽手科大訊飛有著本質的不同,這個有著中國Siri之稱的互聯網公司,不僅業務產品成熟,且與移動業務有著天然的契合,中移動對它的注資,將對已有業務形成支撐,毫無疑問,中移動正在積極探索構建移動互聯網主導地位之路。
運營商走互聯網道路要學會的兩節課
不可否認,從基地模式到飛信外包給神州泰岳,再到傳言即將成立互聯網公司,中移動似乎一直未踏準移動互聯網的節奏。業內人士認為,“攤子鋪的很大,但收益很小”是中移動發展數據業務的弊端。比如MM移動應用商場產品總數達到11.5萬個,累計用戶超過2億,累計下載量只有8億次,再如,中移動已在全國321個城市推出無線城市門戶,但應用未達2萬個。
那么,在通信領域當一哥的中移動,再未來移動互聯網世界中應該如何笑傲江湖?在2012運營商終端與應用創新合作大會上,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李學林表示移動互聯網產業生態圈突破了產業界限,不再是單兵較量,任何一家企業不可能主導整個發展。電信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產業鏈中應當利用自身優勢,以開放思維推動產業發展,“一方面要推進運營商之間的網絡和業務互聯互通。另一方面,加強對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合作,整合產業鏈資源,通過需求對接、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推動產業發展。”李學林強調。
與此同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要成功轉型“智能管道”,需要進行更徹底的思想與行動變革,而政府與運營商是否能理順體制,也將對運營商的定位與發展方向產生重要影響。比如,在創新方面,中移動能不能找到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能不能讓這個生態圈里的開發者們都能夠賺到錢?
事實上,運營商們無論是企業文化、業務流程還是運行體制都過于僵化,與互聯網企業相差太遠,中國對移動互聯網的管理機制也被認為存在問題。那么,在這個市場風云變幻如此之快的當下,中國移動互聯網真的準備好了嗎?
推薦閱讀
按照計劃,上海電信將在現有光網家庭用戶基礎上加速光網遷移工作,計劃在年內實現250萬用戶光纖到戶。所在小區已完成光網覆蓋的上海電信家庭寬帶用戶,前往營業廳或撥打10000號即可辦理光網遷轉業務,可免費遷移至光>>>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