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成了"唐僧肉",大家都想吃上幾口。于是乎,一些山寨機廠商蠢蠢欲動,一些不搭邊的互聯網企業也禁不住濕身。但對大部分公司而言,它們不僅沒有吃到唐僧肉,反而惹得一身騷。
鑒于智能手機的復雜性,以及市場競爭的慘烈,之前信誓旦旦要造手機的網易,最近轉了風向。7月29日,網易CEO丁磊在媒體見面會上被記者追問網易手機的進展時,選擇避而不談。而據網易內部人士透露,網易手機項目已經夭折。
但在筆者看來,這并非什么壞事,在投入人力、財力尚不多的情況下,及時剎住車,總比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動剎車要好得多。
今天,智能手機局面相當復雜,技術派諾基亞、RIM深陷虧損泥潭,正在大規模裁員以縮減成本,而去年還氣勢如虹的HTC,目前正步入快速下滑通道,公司內部危機四伏。這也是最有優勢造手機的國內互聯網企業騰訊,遲遲不進入手機行業的原因。
互聯網企業必須明白,造手機并不是趕時髦,半路夭折,結果會損失慘重。
就目前的局面來看,手機行業的進入門檻被不斷拉低,在開源安卓操作系統的助力下,很多不具備資質的企業也能圓自己的手機夢。但是,手機行業的門檻同樣前所未有地增高,即便有一身技術,在手機行業浸淫數十年,也可能被市場殘酷無情地拋棄。就國內市場而言,那些把手機想象得很簡單的,那些試圖靠炒作掘到金礦的,都未能取得成功。
國產手機企業胸中都有宏圖大夢,不少企業甚至奢望能像蘋果一樣突然大紅大紫。但最近幾年,國產手機一直以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為主導,其他廠商很難攻破這四家企業的城池。原因就在于,"中華聯酷"有品牌和渠道優勢,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尤其是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使得它們確立了一定的優勢。在中低端市場,它們已經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相反,盛大、百度、阿里巴巴等都在賠本賺吆喝,即便把價格拉得很低,也未能掀起波瀾。魅族、小米已經過氣,360特供機試圖借與小米的話題,來維持新聞熱度,這種方式斷然難以獲得大部分消費者的認同。
互聯網企業必須明白,造手機并不是趕時髦,如果是一件衣服,不合身隨時可以更換,但一個手機項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半路夭折,結果會損失慘重。
對于時下如火如荼的"互聯網手機"熱潮,宇龍酷派總裁郭德英給其潑了一盆冷水,"互聯網企業與手機廠家分屬兩個不同的行業,前者單打獨斗沒有出路。"在他看來,手機廠家專注于產品研發與設計,在渠道管理、供應鏈管理、售后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而互聯網企業的優勢主要在應用與體驗,不遵循游戲規則,失敗的概率很高。只有采取與技術型的手機廠家適度合作,才有一線成功的機會。
而創新工場CEO李開復也表示,"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做手機會失敗,因為這兩個產業差別巨大、企業基因不同。"數據顯示,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未來,智能手機將取代PC成為新的互聯網入口。于是,很多互聯網企業渴望有自己的手機。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雖然在三大運營商中,電信是唯一一個利潤下滑的運營商,但這并不妨礙電信3G良好的運轉,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電信累計移動用戶總數達1.47億戶,當月新增3G用戶285萬戶,超過當月新增CDMA用戶273萬戶的數量。這意味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給造手機的互聯網企業澆一盆冷水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