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消息 在以“智能管道、開放平臺、特色業務、友好界面”為主題的2012(第六屆)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網絡所所長段曉東在談到流量經營時指出,中國移動流量問題非常嚴重,流量數據在5年內增長了60倍,而且2G網絡承擔了主要壓力。
“我們統計過6%的IM用戶消耗了63%的信令資源,流量不公平使用狀況是存在的,中國移動的網絡各個方面都在受到一定的挑戰。但流量是數據是未來運營商發展的基石,也是幫助運營商實現從語音經營向數據經營過渡的基礎。”段曉東說。可以說,中國移動對于快速增長的流量是既愛又恨。
段曉東認為,人均流量100M和數據業務收入占比超過50%將會是兩個節點。“全球運營商流量增加非常迅速,已經有6家月均用戶超過100M。第二個是數據業務收入超50%,ARPU值一半是來自數據業務。將來以流量為主的運營商收入目前已經逐漸在開展。中國運營商還是以語音為主,一方面我們流量巨大一方面我們確實靠它進行收益。短期、話音時代每比特短信40個字可以收一毛錢,投入產出比比較高,超寬帶時代收入產出比比較低。”
在他看來,流量經營是比較復雜的,流量經營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應對問題,針對SP、用戶各種各樣對于網絡的建議和質疑,不停的通過網絡擴容升級解決問題。第二個層次,通過管道和終端、業務平臺之間能夠協同真正解決流量帶來的沖擊。而第三個層次則是是創造價值,通過端、管、云互動,把管道能力作為一個靈活的能力。需要多大的流量和保證就可以靈活調度,可能會產生更大的一片天地。
要解決流量成百倍上千倍的增長途徑有哪些?第一通過網絡分流,包括四網協同發展;第二通過技術進步承載流量;第三個是管控,依靠流量有效管控來實現;第四個是付費,針對不同的時段進行區別收費。從網絡角度來講中國移動已經規劃了智能疏導、智能感知、智能管控、智能分發和能力開放五大能力。
“今天的流量經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終端、網絡和應用各自為政的局面極大的影響用戶體驗。當年iPhone出來的時候為了體驗比較好,做了快速修改,在休眠和用戶態之間頻繁轉換,導致網絡很快,后來這個標準重新進行了梳理iPhone已經按照標準修改,這就是網絡和應用完全互動的狀態。所以端、管、云必須三者之間有效的互動。身份認證、QoS計費、管道的能力可能是未來智能管道開放的幾個關鍵。”段曉東最后說。
推薦閱讀
據了解,8月20日,南摩的第一場招聘會人氣較旺,但簽約者寥寥無幾。“主要是工程師們和南摩自身的問題還沒解決好,他們心思還沒定下來。”西門子南京中心的一位高管向記者透露。三星南京研發機構的工程師告訴記者,公>>>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