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此前已經成立的財務公司、國際公司、終端公司和正在成立的政企分公司之后,中國移動第五個專業子公司——“互聯網公司”呼之欲出。
近期,關于中國移動將組建互聯網公司的消息持續不斷,從青島的總經理工作會議上透露出的高層決策,到消息人士透露的中國移動即將啟動全網增值業務統一命名及標識研究工作,再到即將收購本土移動互聯網公司科大訊飛,無不預示著“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出生在即。
據了解,中國移動將以廣東互聯網基地為基礎成立互聯網公司,將目前移動九大業務基地從省公司剝離并歸入互聯網公司,從下半年開始正式操作。據悉,該公司會擁有獨立的董事會,另外也不排除建立多家互聯網公司的可能性。
事實上,無論是此前已經成立的四大專業公司,還是即將成立的互聯網公司,都在有條不紊地踐行中國移動總經理李躍的專業化運營、強調集團掌控力的管理思路。按照中移動的思路,中國移動將從目前的“集團―省公司―地市公司”集團模式到多個專業化公司共同存在。
去基地化
相對于此前已經成立的專業公司,此次將成立的互聯網公司,最大的突破在于破舊立新的決心最大——九大業務基地將陸續被從省公司剝離,并納入互聯網公司。
中移動首創的業務基地模式,是中移動曾經最核心的增值業務布局思路,并引得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效仿。但多年來,九大業務基地模式弊端頻出,其歸屬中移動總部數據部,但依托省公司,并面向省公司執行,在中國移動總部和省公司之間形成權利和義務的真空層,多年來大小問題不斷。
“業務基地在面向省公司進行業務運作時,更多是內部部門之間的行政協調,博弈主體太多,合作成本巨大,當內部合作成本大于外部合作成本時,就意味著基地模式達到了天花板,企業分裂也將稱為必然趨勢。”一位電信分析人士告訴《通信產業報》網。
在其看來,專業公司和基地模式最大的區別在于,專業公司在面向各省公司時,是獨立的法人組織,和省公司可以形成甲乙方關系,以市場化為準則來進行業務的開展和合作,這將徹底摒棄基地模式的各種弊端,“通俗地說,就是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
釋放兩大積極信號
針對業界對互聯網公司有可能流于形式的擔憂,中移動接下來的快速舉措顯然十分給力。據悉,為了壯大新成立的互聯網公司,中國移動開始了對外投資和收購的第一步——中國移動已經基本完成了對上市公司科大訊飛的審計,根據雙方協議,中國移動將以入股的方式成為科大訊飛的戰略投資者。作為一向以產業鏈主導者的中國移動而言,這一步顯得既清新,又極有效率。
整合十分迅速。8月12日,科大訊飛已經發布了停牌公告,表示“正在籌劃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事宜,預計于8月17日公告相關信息并復牌”。由于中國移動上市公司將于17日發布中期業績,預計雙方將在業績發布后正式公布合作細節。
此外,在互聯網增值業務產品體系側,中國移動也開始互聯網公司成立前的熱身運動——中移動已經開始了增值業務統一命名及標識研究工作。相對于其他兩家運營商,移動在增值業務方面還沒有統一品牌。中國電信的天翼領航、天翼e家、天翼視訊、天翼空間、天翼閱讀,中國聯通的沃寬帶、沃支付、沃商店等,既是各自3G終端品牌,也是增值業務品牌。
這兩大舉措被業界看做是中國移動向互聯網公司看齊的積極信號。前述電信經濟分析師表示,為避免新成立的互聯網公司形成“中馬”與“上馬”賽跑的尷尬局面,中國移動需要摒棄國企老思路,例如,鼓勵專業公司運作上市,保證股東權益;引入外來創新力量,收購或參股新銳互聯網公司;減少行政干預,專業公司與各省運營公司按契約辦事,避免行政干預,不要把總部變成“吵架的衙門”等。
據了解,集團管理層也表態稱,未來“不排除”引入外部投資者或者進行管理層持股等體制創新。“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是否會流于形式,首先取決于中國移動集團決策層的決心和信心,其次取決于新成立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掌舵人的眼光、魄力和包容力。四川通信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程德杰表示。
阻力不小
“整個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謀局,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中移動總部某中層人士在向記者評價中移動專業化公司轉型時,言辭謹慎。
據其透露,雖然中移動已經成立四大專業公司,且必將以專業公司為發展方向,但從此前的運營情況來看,中移動對于專業公司的運作并不成熟。
以去年正式成立的終端公司為例,據其透露,終端公司在與各省運營公司實際的業務來往中,往往無法擺正位置,服務質量無法與外面的廠商相比。“終端公司員工仍覺得自己是運營商,把自己當作甲方,服務質量跟不上,各省公司的抱怨頗多”,在其看來,目前,終端公司的人事、流程和制度尚未最終健全,仍無法清晰定位其作為服務方的責任和義務,專業化服務能力無法滿足運營公司的要求,也正因為如此,一些省運營公司,甚至選擇放棄終端公司,和傳統的國代商合作。
“作為具體的業務公司,終端公司遇到的難題,互聯網公司也將遇到。”前述中移動總部中層人士表示,專業公司和中國移動集團的天然聯系既是優勢,也是阻礙所在,專業公司能否避免流于形式,在于其需要多長的孵化期,多快能形成市場化運營的機制。
在人才維護上,專業公司也囿于中移動的既有體制。專業公司所需要的人才,主要在中國移動總部和各省的內部招聘,這種制度,并不利于專業公司的專業發展:“行業是有壁壘的,電信運營商在互聯網行業并不擅長,即便無法大規模引入互聯網人才。也要在現有的人才框架內,創新用人機制,激活人才潛力。不僅如此,對于某移動員工而言,到專業公司去,就意味著從“體制內”轉移到“體制外”,自負盈虧的盈利模式也讓諸多中移動員工有所顧忌。
在互聯網公司與省公司的職責協調方面,雖然在領導決策層面,中移動專業公司和運營公司的協同配合已經有了大致的分工,但基于現行考核管理體制的壓力,預計未來互聯網公司和各省公司之間的磨合,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程德杰認為,兩者之間矛盾的解決,最終仍取決于集團決策層政策推行的決心。
在運營管理方面,中移動政企分公司某員工指出,能否出臺有效措施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能否減少決策流程允許微創新項目小步快跑不怕失敗,是互聯網公司避免基地大拼盤的最重要因素。
移動互聯網的圍墻已經打開了,運營商的優勢在于緊靠用戶基礎和管道優勢,劣勢則在于缺乏互聯網基因的產品和平臺,新成立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如何搭建好平臺、設計好流量收費模式,需要中移動從戰略層面上重視,實現在機制上重大突破、模式上有重大創新,否則,只能重蹈飛信覆轍。
推薦閱讀
據賽諾6月的一份報告顯示,國內手機市場前3名分別是三星、聯想和華為,小米并未進入TOP10的名單里。此外,隨著小米手機銷售量的增長,這也意味著工藝質量的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從米1初期的高投訴率到此后用戶的一些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移動整合九大基地 互聯網公司呼之欲出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