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國產操作系統的“擁護者”宣告叛逃。天宇朗通日前發布了智能手機新品——天語大黃蜂II,相較于之前的產品,其最明顯的改變是拋棄了之前被用戶集體吐槽的阿里云系統,轉而使用Android 4.0原生系統。
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作用不言而喻,因而各方均不惜大投入研發自主智能操作系統。然而,大多數“國產操作系統”在技術層面并不能實現獨立自主,且面臨著市場份額遭遇國外成熟產品嚴重擠壓、應用不足、用戶體驗不佳、缺乏拿得出手的王牌終端等一系列問題。總之,國產操作系統的真正崛起還需加強創新研發能力。
天語大黃蜂II棄阿里云改用安卓原生系統
天宇朗通近日在北京發布了旗下首款采用四核處理器的智能手機產品天語大黃蜂II。這款終端采用Nvidia的Tegra 3四核心處理器,標價僅1999元,目標直指“最便宜四核手機”。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天語以往的其它產品,本次大黃蜂II的最大改變是在操作系統上。大黃蜂II拋棄了之前被用戶集體吐槽的阿里云系統,轉而使用Android 4.0原生系統。從前期測試的反饋來看,轉而使用Android的大黃蜂在操作體驗方面還不錯,無論是使用的流暢性還是操作的簡便性都有了質的飛躍,更不用說Android龐大應用儲備所帶來的“加分”效應了。
此前天語與阿里云系統可謂親密無間,今年4月份,天語先后推出搭載阿里云操作系統的大黃蜂W806、小黃蜂W619等多款終端。然而,這些基于阿里云操作系統的終端面市后卻引來爭議不斷。由于為淘寶用戶定制的界面與傳統Android差異頗大,導致系統運行速度降低,用戶體驗飽受詬病,以至于商家在出售阿里云手機時,還得提供刷回Android系統的服務。因而,此次天語轉投Android懷抱,盡管具體原因并不明朗,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應出國產操作系統的市場接受度不高,終端廠商對其耐心已然消耗殆盡了。
國內掀自主系統研發熱潮
去年8月,谷歌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引發業內廣泛熱議,不少業者開始對“Android永久免費”產生了懷疑。同日,科技部發文啟動“2012年‘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研發’專題”申報,國家通過財政扶持等舉措鼓勵自主操作系統的研發。
自主操作系統的研發顯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專家直言,“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一旦完全被國外企業壟斷,將使我國移動互聯網發展面臨信息安全和經濟安全等諸多問題。”從長遠上說,只有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中國智能終端產業才有與世界諸強一較長短的可能。
因此,無論是以小米、聯想為代表的終端廠商,還是中移動、中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又或是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皆紛紛涉足操作系統研發,欲在移動終端市場分一杯羹。擁有自主操作系統的聯想樂Phone,2011年銷量約在70-80萬部左右。而國產終端中的“奇葩”小米手機,自2011年下半年推出以來,通過與中電信、中聯通等運營商的深度合作,預計今年的銷量將達400萬部。
縱觀當前國產操作系統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基于Linux代碼的二次開發,例如中聯通的沃phone、阿里云的OS;另一類是基于Android系統實現定制化開發,例如小米的MIUI、中移動的OPhone、聯想的樂OS。二者可謂各有優劣,但從本質上說屬于“換湯不換藥”。
廠商還需上下求索
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國產操作系統的競爭力依舊不足。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電商客戶端用戶手機操作系統主要分布在Android和iOS上,占比分別為50.6%和40.2%,其它操作系統的占比總和還不到10%,而這之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份額落在微軟、塞班等“洋”操作系統之上,屬于國產操作系統的份額更是少得可憐。整體而言,國產操作系統主要面臨以下幾大短板:
一是版本升級緩慢。作為新興操作系統,在實際運行中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目前大部分國產操作系統“補漏”的速度明顯跟不上。以OPhone為例,其最新版本依舊是2.5版,而原本今年一季度就該出現的3.0版至今沒有消息。
二是應用短板明顯。不少國產操作系統的用戶普遍反應,其很大的一個問題在于“定制業務過多、付費業務過多,特色應用不足”。當前相當一部分國產操作系統是基于Android、以定制業務等營造差異化爭奪市場,而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獨創性應用過少,這令國產操作系統難免有“千人一面”的軟肋。
此外,用戶體驗不佳、終端廠商支持力度小、沒有一款旗艦級產品問世等,這些都使得國產系統缺乏競爭力。
針對這些問題,當前對于國產操作系統來說,亟待提高的
推薦閱讀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元慶今日透露,聯想集團本季度手機出貨量達到680萬臺,其中中國地區銷售500萬臺,首次超過聯想中國PC的出貨量。楊元慶表示,這個銷量同比增長44倍,也大大拉動了聯想移動互聯及家庭業務集團(MI>>>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