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移動在定制終端中已全面放開應用預制權限,通過第三方應用招標,開放終端能力,開放互聯網入口。目前,該項策略得到了部分終端廠商的印證。飛信發展陷入低谷期,神州泰岳日前公告稱,占比高達44%的飛信業務營收3.01億元,同比僅增長2.83%。業內人士認為,運營商發展移動互聯網業務在管理、產品思路、市場策略上依然無法比擬傳統互聯網巨頭,恐失去先機。
移動互聯網時代對運營商的發展能力提出全新挑戰,甚至有媒體提出“運營商推移動互聯網:飲鴆止渴還是自推圍墻?”的觀點,如何破解被邊緣化的困境已成運營商需面對的課題。對此,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凱老師表示,不論是PC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如今都在從運營商主導的時代向應用為王的時代過渡。在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對平臺的控制力決定了誰能掌握通往移動互聯網財富之路的話語權。
終端定制或提升用戶掌控力
記者:終端定制對運營商提升移動互聯網競爭能力意義幾何?
王凱: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電信運營商的語音服務受到巨大沖擊;另外,如蘋果公司這樣具有號召力和平臺能力的終端廠商削弱了電信運營商對移動終端的影響力,使“終端定制運營商”成為現實,而智能終端更是由于掌控用戶而日益成為產業鏈發展核心環節。在此形勢下,電信運營商通過主動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在努力打造信息內容平臺的同時,也通過深度定制終端,進行平臺推廣。這使得終端定制對電信運營商提升移動互聯網競爭力具重要意義。
首先,有利于運營商加深對終端運營模式的認識。移動互聯網時代是應用為王的時代,運營商加大終端定制的力度反映電信運營商對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終端運營模式認識的逐漸加深,不論用戶的終端是方寸手機,還是平板電腦,平臺上提供的內容最重要。
其次,有利于促進移動互聯網業務的發展。隨著智能終端不斷走向深度定制,電信運營商能夠借助終端更有利地開發和管理用戶資源,更有針對性地推廣業務。電信運營商要大力發展業務、增加收入就必須加強對終端的掌控力度,從而使終端更好地服務于移動互聯網業務。
第三,有利于推動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運營商與終端制造商等產業鏈各方必將加速合作步伐,加速終端與應用的產業演進,加快終端與應用的創新步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
中移動平臺開放做得最好
記者:無論是PC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最終都會走向內容驅動用戶的方式,渠道將與內容相伴,跨界合作是平臺開放的前提,您對運營商平臺開放有何建議?
王凱:無法否認,不論是PC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如今都在從運營商主導的時代向應用為王的時代過渡。在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從操作系統、瀏覽器到應用商店,平臺正在變得至關重要。對運營商來說,從過去產業鏈上絕對的霸主到今日有可能被邊緣化的境地,電信運營商正與產業鏈內廠商展開合作謀互利共贏。
日前,中國電信天翼開放平臺、中國移動以“MM云”和“飛信+”為核心的開放平臺以及中國聯通“WO+開放體系”都全部上線。運營商構建開放平臺,希望通過能力開放服務支撐,以凝聚商業合作伙伴,打造具有移動互聯網產業影響力的生態系統。應該說,中移動借先發優勢平臺開放做得最好,由于其合作伙伴較多,內容和渠道更具差異化,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只是現階段受限于終端、系統因素,未能直接帶動其3G發展。
首先,有利于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電信運營商要充分利用規模化經營、受用戶信任以及與第三方合作關系密切等特質,將其傳統優勢自然延伸到運營商開放平臺中來。運營商開放平臺建設不單純只是能力開放,更重要的是圍繞開放平臺打造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借合作伙伴力量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其次,有利于豐富其3G業務功能。電信運營商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將具備相應能力的電信API嵌入到各類應用中,以拓展應用程序的適用范圍,從而有效吸引開發者加入平臺,用開放能力換取APP廠商的用戶,將用戶對APP的黏性延伸到網絡以及電信運營商的3G業務上。
可見,“開放”已經成了運營商不二的選擇。一方面,那些曾經僅僅用于運營商內部服務的優質資源以能力開放的形式提供給合作伙伴,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通過開放平臺,運營商通過第三方挖掘和刺激潛在消費需求,促進其業務的銷售,這些就是深層合作創新的價值基礎。可見,在不久將來,運營商不僅開放其通信能力,而且會陸續開放其網絡通信、用戶關系、應用產品,將開放平臺從單一化向體系化方向發展。
運營商邊緣化如何破解
記者:互聯網企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在跨界叫板電信運營商,從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來看,電信運營商如何發揮優勢?
王凱:隨著3G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蘋果、谷歌、微軟等為代表的終端廠商、互聯網企業、軟件平臺廠商等捆綁自身優勢跨界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顛覆傳統電信行業的運作模式,促使新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生態系統逐步形成。移動互聯網的到來,讓電信業和互聯網碰撞得更為直接、激烈和復雜。而電信運營商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數據流量快速增長使得網絡容量倍感壓力;無線上網業務收入未能與數據流量同步增長;“手機電視”等多種增值業務的品牌沒有想象的好,用戶規模沒有預測的大,使電信運營商有可能處于被邊緣化的境地。在此背景下,運營商陷入兩難,運營商發展移動互聯網優勢不明顯,面臨成本無法收回的現實難題;如不參與移動互聯網經營,運營商則只能被競爭對手一步步蠶食地盤,為防止被邊緣化,運營商亟需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搭建開放型、基于互聯網的多媒體服務平臺。不可否認,移動互聯網帶來電信服務形態、應用載體的巨大變革,變革的核心是提高用戶獲得有效信息的速度和效率。作為有戰略眼光的電信運營商,應該針對這些變化建立開放型、基于互聯網的多媒體服務平臺,成為這個生態系統的核心元素和環節,進而爭取更多互聯網服務用戶和移動通信網服務用戶,借合作伙伴力量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第二,正確選擇有遠見的商業合作伙伴,這是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商業生態系統中發揮優勢的關鍵所在。對運營商而言,選擇合作伙伴會受到商業生態系統的總體動蕩程度以及與其他成員的復雜關系等環境因素的影響。運營商通過與合作共贏的商業生態系統成員企業分享價值或者傳播相關的價值理念,可以在生態系統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收購兼并、投資扶植和合作共贏等策略來選擇商業合作伙伴并對其進行價值控制。
第三,做好智能型管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業務對于網絡的覆蓋與容量都提出了新的挑戰,數據流量的激增也使得運營商不得不提升數據傳輸通信帶寬。同時,運營商可以通過對網絡的用戶、業務、終端分級,提供差異化用戶感知,打造智能型管道。一方面建設網絡優化平臺,并對外開放數據,讓一些網優工具能夠生長在平臺上,以固化那些容易遺失的優化經驗;另一方面,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讓這個平臺為廣大開發者提供支撐和服務,使得通信系統在各種應用承載的基礎上增加價值。
推薦閱讀
據了解,2012年7月份我國手機市場出貨總量達到了3875萬部,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8.6%。我國國產手機出貨量就達到了3182.6萬部,占手機總出貨量的82.1%。3G手機我國國產手機出貨量份額分別為:TD-SCDMA手機76.8%、WCDMA手>>>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