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全覆蓋≠光纖到每戶?
寬帶提速是今年的一個熱點話題。工信部3月份曾表示要在年內實現全國光纖到戶覆蓋家庭3500萬戶。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以及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實施北京市光纖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見》提出,要在今年年底實現北京市20M全覆蓋。隨后,北京市光纖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啟動。
但所謂的“全覆蓋”該如何理解?是指覆蓋到所有的小區,還是指完成全部光纖改造?對此,運營商和業內人士表示,光纜鋪設到每一個小區的地下便是覆蓋到了,至于全部完成光纖入戶,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用戶反饋
“光纖全覆蓋的標準是啥?”
曹女士(北京 居民):
我們小區目前有聯通和寬帶通兩家寬帶接入商,聯通依然是銅纜,寬帶通有光纖寬帶產品可供選擇。我家用的是聯通的2M包月寬帶,目前名義上提速到10M,實際速率只能達到2M。
今年年初,北京聯通在對寬帶進行提速時曾在用戶的電腦上推送相關信息,用戶可通過客戶端簽協議,統一進行光纖改造。我2月份就簽了,一直沒動靜。后來聽說“全覆蓋”,不知道何時覆蓋到我家。
我想問一下,“光纖全覆蓋”是指所有寬帶用戶都進行光纖改造,還是光纖覆蓋到所有小區?如果按光纖覆蓋到所有小區來理解,那么我們小區已經有寬帶通了,是不是就算覆蓋到了,就算達標?要真是這樣的話,甭說年底,怕是明年也用不上光纖,我又何必花10M的錢享受2M的帶寬呢?
“光纖上網,快得不明顯”
李女士(北京 公司職員):
我現在使用的就是某寬帶接入商的10M的光纖寬帶,一年的資費是960元。網速確實比以前要快一些,看視頻、下電影無壓力。
不過網絡有些不穩定,有時還會掉線,最多的時候一天會掉兩三次。
網速盡管快了一些,但快得并不明顯,遠遠達不到10M。我在中午1點左右使用運營商的寬帶測速平臺測試了一下,每秒的下載速度在550KByte-650 KByte之間,按此計算,寬帶速度在四五兆左右。
■ 業界聲音
“光進銅退有點急”
孫先生(某光纖改造設備提供商):
光纖改造本身沒有技術問題,但由于有些激進,在改造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
一個是光纖改造后一旦停電,用戶的電話就不能使用。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給用戶家里放一個蓄電池,給運營商增加額外成本。運營商光纖到戶的投入成本,估計要七八年才能收回來,再額外增加成本就更負擔不起了。
其次是一些老樓沒有埋管道,要光纖改造就必須打個孔把線拉到家里,有些用戶不滿意。
還有就是光纖進小區難,物業要收取進場費。按照物權法,小區紅線內屬于物業資產。現在物權法沒有嚴格執行,光纖資產歸屬不明確。
此外,有些小區全面改造就把原有的銅線給斷掉,用戶反感。還有些用戶原本享受寬帶優惠套餐,改造后資費增加。同時,有些運營商還出了規定,限制用戶接入終端數量,影響用戶體驗。
總之,現在全面推光纖有點急促。
其實利用銅線的某些技術也能使帶寬達到12M,甚至16M,但主管部門要求運營商進行大面積的光纖改造,工信部規定年內完成3500萬戶光纖改造,這些指標分給電信聯通,然后電信聯通再分到各個省市去執行。對于運營商來說,光纖改造成本高,就會將壓力轉嫁給設備提供商。此外,原來一個工作人員一天內能夠上門開通十戶ADSL寬帶,光纖改造每天兩個人只能開通兩戶,運營商自己的人都忙不過來。
建議根據用戶需求以更低成本來實現高速寬帶。在新建小區進行光纖改造,老的小區根據情況決定用銅線還是光纖。一步步有節奏走。
“用制度解決寬帶標稱問題”
付亮(獨立電信分析師):
只要一個小區有一家寬帶接入商能夠提供光纖寬帶,那這個小區的用戶就算是被“全覆蓋”了,這是統計學的概念。并不是每家都進行光纖改造。不過,通常情況下,一家能夠提供光纖寬帶,其他家也不會有太大差距。
現在有些小的運營商租用寬帶,可能存在名不副實情況。這就需要一個寬帶測試標準盡快出臺。今年4月份,工信部公布了《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報批稿,向社會征求意見。這一標準也是《寬帶網絡服務質量及評測方法》系列標準之一。目前相關標準都還在制訂中。
光纖寬帶體驗不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還沒有形成寬帶服務商相互競爭的格局,另一個是物業門檻高,寬帶服務商要進入小區需交入場費。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用戶有足夠多的選擇,情況就會改善。
如果用戶發現自己的寬帶體驗不好,可以首先向運營商投訴,也可以向12315或者工信部的電信用戶受理中心12300投訴。部分地區的運營商能夠宣稱對不達標寬帶進行賠償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但賠償條款確實存在模糊性,所以寬帶測試標準應盡快出臺。
■ 運營商回應
“光纖覆蓋不是光纖到戶”
北京聯通相關負責人:
光纖全覆蓋不等于光纖到戶。光纖全覆蓋是指運營商的基礎能力達到,把光纜鋪設到每一個小區的地下,使光纜資源具備。這部分歸我們掌控,今年能完成。
但光纖到戶則不會很快,因為從樓下到樓上的施工則要跟物業和用戶溝通,這需要一個過程,牽扯到很多因素。物業可能不讓進去,對運營商收取進場費,用戶也有可能不讓施工。
物業是光纖到戶的關鍵問題。所以才有7月份發布的首批小區試點名單,明確說了物業不得阻止光纖到戶,不得收取進場費。
我預計,光纖到每家每戶過程會很漫長,不會很快。
“光纜維修特別麻煩”
北京寬帶通華威營業廳工作人員:
我們提供給小區的帶寬會隨著用戶增加而增加,每個用戶都是獨享的。雖然是10M、20M的光纖產品,速率很高,但在上網高峰期還是會出現擁堵情況。因為高峰期整個北京市的出口壓力增加。大運營商的寬帶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光纖改造特別麻煩。光纜與銅纜不同,有其自身的特點,它的里面是玻璃,不能折,必須保證是直的,如果折了,維修起來很麻煩,至少需要一個禮拜。鋪設光纜到小區地下并不需要太久,一兩個禮拜的時間。關鍵還是之前的準備工作。要進行測試、規劃、熔接、開通,與物業溝通。這起碼需要半年。
推薦閱讀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TD網絡擴容招標的同時,還將啟動的TD-LTE網絡擴大規模試驗招標及TD-S/TD-LTE終端招標,將徹底檢驗TDD產業鏈的交付能力,為未來TD-LTE全球化的發展打下基礎,而分階段部署TD-SCDMA網絡也被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運營商:光纖覆蓋不是光纖到戶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