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HTC宣稱,關閉巴西辦事處只是出于組織機構調整,并不代表將完全撤出,但其戰略性放棄巴西市場的意圖已是顯而易見。
2011年,巴西智能手機銷量增勢迅猛,共售出890萬部,有望在2016年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機市場。但HTC在巴西市場的業績卻持續低迷,占有率僅為1%,遠遠落后于蘋果、三星等主要競爭對手,因此,HTC董事長王雪紅放棄這個南美第一大市場實屬無奈之舉。
然而問題還不止于此。近日,HTC發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財報,當季總營收為 910億元新臺幣(約合30。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57。8%;凈利潤為2。475億美元,雖高于上一季度的1。495億美元,但低于去年同期的5。8595億美元。而其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僅為677。9億元新臺幣(約合23億美元),同比下降近35%,算上去年第四季度,HTC已連續三個季度遭遇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受此影響,7月中旬,HTC股價創下7年來新低。
僅僅一年前的2011年4月,HTC還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當時它不僅以338。8億美元的市值超過諾基亞,全球市場份額也達到18。22%的歷史高位,但到2012年3月,數據分析公司Chitika的報告稱,HTC的市場份額已經降至7。28%,跌幅達60。04%。
短期內遭遇如此大幅度的業績滑坡,HTC衰落的速度之快不禁令人擔憂,這也迫使它將營銷重心轉向中國大陸,以擺脫對海外市場的依賴。
海外市場受挫
歐美市場曾一直是HTC主要的營收來源。
2010年,在HTC的整體營收中,美國市場占50。6%,歐洲市場占32。3%,亞洲及其他市場只占17。1%;2011年,來自美國市場的收入仍然占其總收入的40%-50%。因此,歐美市場的業績無疑將直接影響HTC的整體營收。
HTC在歐美市場的成功得益于其較早進入智能機領域,并通過與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統的合作打響了自己的品牌,甚至有一段時間,只有HTC能生產Android手機。
面對HTC的崛起,蘋果、三星、諾基亞等眾多強大的競爭對手無法坐視其對歐美高端市場的搶奪,于是,專利成了它們牽制王雪紅的武器。
與蘋果和三星不同的是,HTC的芯片和顯示屏等手機關鍵部件均由第三方制造,在高端產品的零組件供應上,它甚至不得不依靠三星這樣的競爭對手,這也導致其在愈演愈烈的專利戰中頻頻受挫。
早在2009年,一家名為IPcom的公司就向德國法院起訴,要求HTC立刻停止支持UMTS功能的移動電話在德國的銷售。
2011年11月,德國曼海姆地方法院支持了IPcom的起訴,全面禁止臺灣手機在德國銷售。德國是HTC在歐洲的重要市場之一,HTC智能手機在德國的年銷量約為200萬部。無疑,德國法院發出的這一禁令讓HTC損失慘重。
2011年8月,王雪紅再遭打擊。蘋果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起了關于HTC涉嫌專利侵權的申訴,并在裁決中獲勝,ITC將從2012年4月起對HTC手機正式實施進口禁令。盡管這一事件目前已基本達成和解,但HTC的幾款主要機型在美國的發布日期不得不被一再推遲。
2012年6月,美國的"337調查"再次將矛頭對準HTC,這一次發難的是急速衰落中的手機巨頭諾基亞。芬蘭人向ITC提出申訴,稱HTC、RIM和優派三家公司共侵犯了其45項專利。如果此次調查結果成立,HTC將徹底失去作為其主要營收來源的美國市場,這幾乎是個致命的打擊。
與此同時,蘋果也再度出手,向ITC請求阻止HTC的29款智能手機、平板進入美國,其中就包括HTC今年主打的HTC One X機型。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作為基礎設施行業,電信業總是受到全球經濟周期的影響;目前全球經濟正處在歐洲主權信用危機的陰影下,電信業自然要受到影響;而電信設備供應商作為電信業的上游,其收入和利潤規模出現萎縮和下降,屬于正常現象。 近>>>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