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報道,“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斗機”——這句廣告詞曾經廣為流傳,但這些年,波導手機卻幾乎銷聲匿跡。今天之所以再次提起它,不是因為它又推出了什么新型手機,而是因為它開始放貸款了:通過中信銀行,以委托貸款的形式向一家地產開發公司發放了一筆5000萬元的貸款,期限一年,年利率為15%。
波導早年憑借制造尋呼機起家,尋呼機衰落后轉做手機。在2000年到2004年間,波導與科健、熊貓、TCL等廠商共同創造了國產手機品牌的一段輝煌的歷史。但隨著諾基亞等國際廠商開始介入中國低端手機市場,以及眾多山寨機泛濫的雙面夾擊,波導等國產手機品牌迅速衰落。
易觀國際手機分析師王穎介紹,監測數據顯示,波導、科健品牌的手機銷量早已跌出了市場前20名。
王穎:在2009年的時候還可以看到波導的手機,一直到安卓手機、3G智能手機大規模上市之后,像波導、科健這樣的品牌就逐漸的消失了,他們的手機業務下滑確實非常嚴重。
波導從2005年開始接連巨額虧損,導致公司在A股帶上了“ST”的帽子。波導曾經嘗試轉型去做汽車,但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它干脆把一些資產變現,通過委托貸款的形式維持公司運營,波導2011年的財報顯示,公司營業利潤為5200萬元,其中委托貸款所產生利潤就占到了43%。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說,波導放貸并不新鮮,從去年開始,上市公司中就出現了一個龐大的放棄主業而做委托貸款的群體。
馬光遠:作為一個上市公司,還是可以從銀行拿到錢的,拿到錢以后如果它投入主業的話那它只有虧錢,所以它們就把錢貸給那些拿不到錢的中小企業,這是中國企業賺錢邏輯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拿錢賺錢。
王穎說,像波導這樣的手機制造商,利潤率想要達到10%都是非常困難的。
王穎:對于傳統的國產(手機)制造商來說,他們的利潤基本上給了代理商,自己廠家的利潤率其實到不了10%。
波導公司位于寧波奉化,一位當地產業界人士也向記者抱怨說,現在做實業很難,而委托貸款規模比波導大的上市公司多了去了。
產業界人士:上市公司里面委托貸款的企業實在是太多了,波導還是小兒科呢。你說委托貸款的利率10%、15%,這個如果做企業的話,15%的回報已經很高了,常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他們的利潤也就6%、7%的樣子,而委托貸款是旱澇保收的。
而當地一位擔保公司人士也說,地方政府在出臺關于“支持小額貸款公司實施細則”時,大多鼓勵當地的大企業作為發起人,這種導向也加速了實體企業的空心化。
擔保公司人士:現在就是地方政府細節出來,是鼓勵好的企業作為發起人,使得企業出現了一些空心化,它們把錢就弄到放貸上去了。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央行近期連續兩次降息,試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并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但當前企業仍然熱衷于做委托貸款。
馬光遠提醒,大量銀行資金通過委托貸款這種“影子銀行”的方式流入市場,并且不受監管機構控制,其中蘊藏著很大風險。但他也感嘆,像波導這種放棄主業而放貸的選擇,對個體企業來說是理性的,因為現在經營實業太難了。
馬光遠:如果整個做實體經濟的環境很差的話,誰愿意去受那個罪啊?所以我認為整體需要做一個戰略轉型,而不是簡單的對某一個企業做教化,你應該堅守實業等等。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激勵,讓大家感覺到做制造業是很爽的,制造業給他們的帶來的利潤要不炒房地產要強。
推薦閱讀
廣電行業專家、融合網主編吳純勇說,目前如數據廣播、中間件等相關的產業鏈條遠未達到成熟的地步,之所以依賴大客戶,是由于佳創視訊一直在為它們定制軟件產品,因此受到有線電視運營商的嚴重制約。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波導手機“變形”透視“實業”賺錢難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