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海城)近日,神州泰岳公布2012年上半年數據,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8億元,同比增長27.06%;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利潤2.65億元,同比增長22.24%。實現利潤總額2.79億元,同比增長25.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10.91%;基本每股收益0.58元。
上半年,神州泰岳運維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為30927.2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71%;互聯網業務整體實現營業收入36164.6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57%,其中飛信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0100.87萬元;“農信通”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846萬元;基于食材的電子商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80.32萬元。由此可以看出,飛信業務仍然占據著神州泰岳營收相當大的比例。
國金證券分析師陳運紅對此表示,飛信的增長進入了低谷。目前,還沒有明確看到飛信增速走出低谷的時間區間。
“飛信的競爭力在不斷下降”。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飛信做強起來的一大原因便是比短信更省錢,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都轉移到移動互聯網上,通過微信、QQ等聯系,甚至是通過微信、QQ語音聯系,這都讓飛信的用戶活躍度在下降,大量的用戶被威信和QQ吸引走。“運營商做移動互聯網的產品,囿于體制原因很難成功”。
“從全球范圍來看,未來電信運營商的運營模式回倒轉過來。現在為基礎業務(電信、通話時間)送增值業務(主要是上網流量),將來會是購買增值業務送基礎業務”。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告訴記者,飛信是一款“很可惜的產品”,雖然非常優秀,但因為運營機制方面的原因,導致了現在的困境。
“飛信從用戶規模上還是非常大的,但是當前替代的產品太多,其正在被邊緣化。”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說。據公司數據,目前飛信仍擁有9000萬左右活躍用戶。
據了解,2011年以來各類OTT發展迅猛,對運營商生存空間的擠壓非常明顯,飛信也受到了擠壓。陳運紅稱,神州泰岳長期基本面取決仍然取決于飛信產品,飛信產品的前途取決于中移動對自有移動互聯網OTT業務的態度。在目前的環境下,這個態度可直接落實到中移動對飛聊的推廣力度。因此公司長期基本面加速增長的拐點就在于中移動開始大力推廣飛聊之時。
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稱,因為中移動反腐敗,目前其方面從上到下在業務開拓推廣方面都會顯得相對保守,而這對于神州泰岳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有評論認為,飛信用戶的好友圈顯然不會止于移動用戶,中國移動自然想利用飛信用戶的好友圈子,來擴大飛信用戶數量,但同時又擔心開放平臺之后讓競爭對手從中受益,才這般費盡心機“區別對待”。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前有QQ雄霸IM(即時通訊)大半邊天,后有微信、米聊等移動IM及微博等新興的即時聊天工具來勢洶洶,飛信僅僅是選擇性地開放平臺,怕難以稱得上“梧桐樹”,更遑論引來“金鳳凰”——海量用戶了。
有統計數據顯示,雖然飛信用戶數量已經躋身IM市場前三,達到2.7億,但與騰訊QQ 7.2億的活躍用戶數相比,用戶規模存在相當大的距離。更殘酷的現實是,騰訊的移動IM產品微信上線后,僅用了433天,用戶數就突破了1億。而中國移動推出的移動IM產品飛聊,則與飛信陷入了左右手互搏的局面。飛信想要通過平臺開放來增加自己的用戶數,在巨無霸QQ面前恐怕是回天乏術。
盡管中國移動財大氣粗,為飛信燒錢可以不眨眼,但對運營商而言,IM并不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產品,移動愿意在飛信身上投入的精力和財力始終有限。而QQ對于騰訊來說,則是最核心的產品,騰訊會全身心地投入到QQ中,使其“茁壯成長”。
此外,中國移動作為壟斷企業,其在電信市場上當慣了老大。殊不知互聯網行業是最自由、競爭最激烈的戰場,中國移動在組織架構的靈活性、決策速度、市場需求變化上,與領先的競爭對手相比都無優勢,這也是飛信產品在過去幾年中發展受限的重要原因。
推薦閱讀
審視電信級云就緒網絡背景下云內互聯、云間互聯、云端互聯的不同需求,傳統單一的網絡技術方案勢必細分,針對不同網絡功能特性和客戶群體進行優化和整合。運營商們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以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為例,在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飛信陷入低谷何時扭轉未知 神州泰岳受連累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