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李磊)蘋果的售后服務條款盡管迫于壓力已經有所修改,但是,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蘋果依然很傲慢。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要求蘋果修改糟糕的售后服務條款,引起了網民熱議。同時,總結網民轉發的微博等總結蘋果公司的售后服務存在三大質疑。據信息時報報道,這三大質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上:
第一,“三包期”無法重新計算;第二,維修使用翻新件,舊件歸“蘋果”所有;第三,蘋果維修過程中若將產品修壞僅僅賠償維修款。
蘋果售后三大質疑 店大欺客引不滿
以上三點質疑都是消費者在維修蘋果過程中總結發現的問題,具體案例如下:三包期不能重新計算,“消費者王先生購買蘋果牌iPhone4手機,在三包期內出現性能故障,蘋果售后服務中心為其更換了除外殼和充電器以外的全部移動電話機配件,并填寫一次維修記錄。售后服務中心以蘋果公司為消費者采用更換主機方式進行維修為由,拒絕重新計算手機的‘三包期’。”
維修使用翻新件,舊件歸蘋果,網友“全軍復活”說,維修更換部件成為用戶的財產,被更換件成為蘋果公司的財產。蘋果的說法含糊不清,店大欺客。網友“綠皮小龍蝦“說:”我就一條明白,我花錢換了零部件,維修后更換下來舊的零部件為什么不還我。”可見,網民對此已經十分不滿。
修壞產品僅賠維修款,根據《iPhone維修報告》第五條規定:“客戶應對其數據的安全性自行負責,蘋果及其授權維修中心不承擔對數據、程序或可移動存儲介質的損壞或丟失的責任。”網民“鳳舞九天”說:“修壞了只賠維修款,那是不是醫生錯診只賠醫藥費就行了?”
中國消費者協會再度點名批評“蘋果”售后服務存在“霸王條款”,一個月之前,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天津等六省市的消費者協會聯合發表《蘋果維修合同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意見》要求蘋果進行整改。
蘋果在遭遇質疑之后,迫于壓力在7月初曾更改過部分條款,但其修改“解釋模糊”“意思含混”,而對于眾多核心信息并沒有完全更改。對此,有分析稱,這是一種敷衍消費者試圖蒙混過關之嫌。
在遭遇多方質疑之后,蘋果曾在7月初更改了部分條款,但其修改“解釋模糊”“意思含混”,對于眾多核心信息并未完全更改,有敷衍消費者試圖蒙混過關之嫌。
廣東省消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單個消費者對強勢企業的“霸王條款”難以撼動,許多消費者之所以不起訴或采取忍讓態度,主要原因就是訴訟等維權成本過高、耗時長久;而從消費者協會本身的角色定位來說,消費者協會卻只能“曝光”,無法代表消費者訴訟,更談不上追責。
推薦閱讀
知情人士透露,未來蘋果移動設備的接口可能會縮小,這可讓蘋果的外圍產品供貨商傷透腦筋。 蘋果iPhone和iPad風靡全球,外圍配件商機可觀,但知情人士透露,未來這些移動設備的接口可能會縮小,這可讓蘋果的外圍產品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售后三大質疑 店大欺客引不滿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