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市迎來了61年來最大的一次單日降雨量。各種信息表明,這不是毫無征兆。一夜之間37位市民的無辜喪生,天災變人禍,不少市民譴責暴雨預警短信沒有普發,這才讓市民不知避雨。
在這次短信未普發事件中,北京市氣象局將矛頭直指三大電信運營商。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曲曉波稱,“聯通曾經幫氣象部門做過測試,一條短信出去之后,一秒鐘最快能發出去400條。按照這個速度,全市市民都收到短信要很長時間,如果接收到短信的時候災害天氣已經結束了,預警也就沒有意義了。”
三大運營商都否定了氣象局的說法。北京移動與北京聯通回應表示,全網發送短信沒有技術障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中國電信集團政企客戶事業部高級顧問張明天亦表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在防災、抗災、救災通信技術保障方面從來沒有‘做不到’這個詞。”
對于究竟是誰的責任,北京聯通相關負責人回復本報,“這事牽涉的是三大運營商,并不是一家運營商,相關主管部委正在商討此事,將會做出回應。”
2000萬條短信只需25分鐘
從運營商開始,一條短信的旅途大致是這樣的。穿過核心網服務器,從主干網、支干網到達基站,再從基站輻射范圍內的無線網絡發送到用戶手機上。在這之前運營商接受到短信需要將這個過程反過來再走上一遍。
“氣象部門說的400條/秒主要用于商業環境,或日常的短信發送。發送應急短信時,運營商會依據量的大小,打開短信‘閥門’,經常采取短信中心的方式。”一位給企業提供短信分發服務的企業高管告訴記者,運營商提供給商用客戶的短信分發走的是普通端口。一般是100條/秒,400條/秒已經非常高了。因為某個企業在某個省或直轄市中,每秒鐘發送的短信并發量也只有十多條到幾十條。(如:用戶在商場刷某銀行卡的服務時,會即刻收到提示短信。)
據一位華為技術工程師介紹,中國移動在每個省、直轄市建立的短信中心的處理能力在1萬條/秒到10萬條/秒之間。以最低的1萬條/秒來計算,擁有2000萬人口的北京市,北京移動只需要在33分鐘以內就能夠給每一位市民發送完預警短信。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最近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蘋果新一代iPhone的市場需求非常大,有14%的用戶表示鐵定會購買iPhone5的(iPhone4S的比例為10%),而有17%用戶表示打算購買新iPhone(iPhone4比例為11.5%),或對三星的銷量有所影響。 雖然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暴雨預警短信未普發 聯通稱相關部委將回應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