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賀一鳴)對于尼彩手機"打敗小米趕超蘋果"的勃勃雄心,在記者采訪時,很多業內人士均一笑了之。在他們看來,更加值得關注的并不是這一口號,而是這間公司創辦者曾經的"煤老板"身份及諸如"每部只賺10元錢"等營銷策略。這讓國內手機業的"草根"意味愈加鮮明。
實際上,尼彩手機也是眾多欲轉型智能手機的山寨廠商中的一員。與大多數國產手機廠商一樣,尼彩也奉行重營銷、輕研發的特點,在面世一年多以來,對其的詬病也是越來越多。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尼彩進入手機業的誠意。
尼彩手機輕研發重營銷 盧洪波賭博做法現惡果
去年3月,煤老板出身的CEO盧洪波帶著獨特的尼彩模式跨進了手機行業。這種刪除中間多個環節、采用直營手機工廠店銷售手機產品的模式,在尼彩手機問世至今的一年多時間里,實現了快速的擴張。據其提供的資料顯示,尼彩手機已在全國開出了3500家手機專賣店,售價僅有幾百元的手機銷量已有幾百萬臺。在這樣的成績的鼓勵下,尼彩又于上月宣布進軍智能手機,并推出了首款機型N4S。按盧洪波的話說,"配置在當下的智能手機同行中屬于中高端,但定價仍然沿襲原來的策略,全部定在千元以下"。
這些消息和數據均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低價手機在國內依然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而隨著高通、聯發科等智能手機芯片方案成熟,智能手機已然成為門檻極低的行業。有手機業者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說,近兩年來,深圳大量的山寨手機廠商紛紛謀求轉型做智能手機,現在在深圳,智能手機品牌已有幾千個之多。
山寨廠商轉型新領域,尼彩其實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智能手機這場仗如何打?"我當時就在想,能不能把煤炭行業的玩法帶到手機業來",盧洪波曾這樣說。煤炭流通行業的毛利不高,做煤炭流通,一噸煤就賺十幾、二十塊錢,但為什么煤老板都那么有錢?就是因為量大,隨便一家電廠,一天少說也需要幾萬噸煤,做煤炭就是靠規模取勝,同樣的道理,盧洪波覺得手機行業也能這樣玩。
在他的眼里,一旦規模沖上去,手機的規模效應就會非常明顯,可以用很低的價格采購零部件,可以開一次模生產更多手機,研發成本也被更好分攤。而把規模沖上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價格戰。
除此之外,尼彩也采用了類似于OPPO手機的路線:在宣傳上密集轟炸。據IT商業新聞網記者了解到的消息顯示,尼彩的一位創始人曾創建過橡果國際這樣的電視購物公司,對營銷炒作十分精通。曾有媒體將尼彩的宣傳手法歸類為三項:第一是夸張甚至夸大的文案策劃;第二,做亮產品包裝;第三,利用媒體廣告狂轟亂炸。
這樣的營銷手段的確獲得了一定的效果,尼彩手機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出現上述的膨脹現象即可說明。
與其它國內手機廠商一樣,尼彩的研發設計也同樣是弱勢環節,對于這點,盧洪波也承認。據了解,目前尼彩手機的研發設計主要聯發科負責。尼彩僅著重生產、渠道和售后服務的建設。
這種輕研發、重營銷的手法目前已現出惡果。一位尼彩手機用戶就對IT商業新聞網記者說,自己這臺手機信號并不好,而且待機時間也并不像宣布中的那樣長。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現在對于尼彩手機的投訴可謂非常之多。一位吉林長春的消費者就稱,去年7月買到一部尼彩i8手機后,第二天就發現遙感功能根本不好用。后來給銷售部門去電話要求退機,卻遲遲沒有回音。一位資深手機業人士也告訴記者,"我親自去看過他們的手機,純屬坑騙用戶,性價比極低","里面內置大量扣費軟件,完全是山寨機"。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進小區難,一直是北京市寬帶提速建設的一大障礙。對此,北京市住建委昨日要求,有關物業管理單位不得人為設置障礙、收取費用,不得就接入和使用建筑紅線內的通信管線等信息化基礎設施與企業簽訂壟斷性協議,不得以任>>>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