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全球經濟的持續不景氣,已經把市場沖擊的觸角延伸到了電信設備行業。全球幾大設備商本周陸續發布的財報或業績預告表明,全球電信設備行業的寒冬真的來了。
目前僅存的5家全球電信設備供應商,只有愛立信、華為(微博)和中興通訊(微博)3家公司能夠穩定實現盈利。但愛立信公司最新一期財報顯示,公司二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下滑63%,中興通訊也預告上半年利潤將同比減少60%-80%。
為阻止市場的持續砸盤行動,中興公司7名高管7月20日發起了近10年來的第三次集體增持行動。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徐宇龍告訴記者,高管集體增持,確實有穩定市場信心的考慮。
徐宇龍:基本上就是對自己看法出于一種信心。反正業績預告出來后股價有些變化,高管有這樣的想法。
5家供應商中的另外兩家,阿爾卡特朗訊預告了二季度約3億元人民幣的虧損,諾基亞西門子則在5月宣布了大規模的裁員計劃。電信行業評論人士王煜全(微博)認為設備商盈利急劇萎縮,主要原因在于經濟不景氣導致下游的電信運營商采購減少,行業需求疲軟。
王煜全:通信設備商是靠運營商活著,主要的單子都是各地的運營商。發達國家網絡運營商設備更換減緩,4G全球還沒有形成一個巨大的拉動,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也逐漸地被瓜分完了,所以造成增長趨緩。
另一位IT評論人士謝文認為,說電信設備行業進入寒冬,并沒有夸大其詞。因為業績整體下滑的趨勢短期還難以看到好轉的跡象。
謝文:我想一段時期內我們看不到很快復蘇的可能,尤其是歐美等外國市場,因為中興、愛立信等大頭肯定是在世界,而不是中國。
也有分析認為,經濟不景氣和市場需求縮減只能算是影響行業盈利的一個短期因素,通信數字化趨勢才是更加嚴峻的長期挑戰。
王煜全認同這種觀點,但他認為不應該把這種行業的變革稱作數字化,而應該定義為整個通信業格局的變化所帶來的沖擊。
王煜全:美國已經不太談運營商了。大家現在談的是google怎么樣,facebook怎么樣,大家是拿它當運營商看的。通訊業是一個比較傳統的產業,它有一個以運營商為核心的、有嚴格管控的結構提供服務。但互聯網是相對松散的結構,更符合消費者的使用特征。
推薦閱讀
據一位網絡安全研究人員于7月20日稱,他們在測試谷歌為安卓應用軟件推出的“保鏢”惡意軟件檢測系統時,成功登陸了一項良好的應用軟件,然后慢慢地刷新它,并將惡意功能加入其中。 據一位網絡安全研究人員于7月20日稱>>>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