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嵐)據研究公司Canalys預計,到2015年,售價低于200美元的智能手機將占據國內智能手機市場40%的份額,整個市場也將進入高速增長期。
據悉,目前國內約有2.5億智能手機用戶,約占手機用戶總數的1/4。由于價格較高、運營商補貼不夠廣泛、消費者較難接受預付費模式等問題,許多人不愿選購中高端智能手機。
千元智能手機之所以能夠取代功能手機,是因為植入了更加智能化的手機操作系統,在此基礎上承載了更多內容和應用。此外,國內互聯網巨頭的加入也讓這一市場的競爭更加白熱化,將進一步拉低智能手機價格,尤其是入門機型的價格,而他們將利用廣告和服務收入補貼智能手機業務。
目前,千元智能手機占據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約25%的份額。Canalys預計,百度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將繼續推出價格低廉、廣受歡迎的機型,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Canalys分析師認為,中國手機市場層次分明,這讓全球手機廠商能夠更加精準地面向目標客戶群推廣產品。三星、蘋果和HTC等廠商將繼續統治400美元以上智能手機市場。到2016年,這一高端市場仍將占據智能手機銷售額的2/3。
另一方面,功能手機用戶和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將更青睞百度和阿里巴巴的產品。這兩家公司均已推出定制化、本地化的手機平臺。此外,其他新進入的互聯網公司也憑借以應用為核心的用戶體驗,在中低端手機市場頗受歡迎。
雖然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等公司均未成長為大型手機廠商,且并不算是Android陣營的重要成員,但這些公司不斷推動廉價智能手機的發展,其中蘊含深遠謀劃。
按出貨量和設備激活數量相比,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但與亞洲其他市場相比,智能手機在中國仍屬于小眾產品,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雖然發展形勢迅猛,但也有專家認為,千元智能手機有一個共通的特征,即走硬件路線。依靠價格不斷降低的芯片、屏幕等硬件設施,帶來利潤空間,但是導致的結果卻是同質化。在智能手機的配件上,CPU、顯示屏、內存、攝像頭等主要元器件實際上被高通、三星等少數上游企業所控制,缺乏上游影響力的普通手機廠商利用硬件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難度正不斷加大。
同時,大多數千元智能手機廠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三大電信運營商高額補貼的策略,顯然這種做法不可能一直持續。中國聯通前不久已表示,將在近期逐步降低千元智能手機的話費補貼。這一態度轉變無疑會讓多數廠商受到波及。
此外,也有電信專家認為,互聯網企業做手機,只是將互聯網元素與智能手機進行簡單結合,除在營銷策略上有一定新意外,產品本身并沒有多大的看點。互聯網手機并不謀求從硬件中獲取利潤,主要是為了布局移動終端,卡位移動互聯網入口,后續再通過流量和服務賺錢。
推薦閱讀
雖然中移動在3G市場并不強勢,但是2G的豐厚利潤仍然維持著中移動巨無霸的地位。若中移動全面進入寬帶市場,或將給本就艱難生存的中小寬帶運營商帶來重重壓力,同時也將打破目前三大運營商相對均衡的競爭格局 盡管在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千元智能機亮點少 走硬件路線難度不斷加大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