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手機市場中,國產低端智能手機繼續高歌猛進,而長久以來支撐手機廠商攻城掠地的國產手機渠道商的日子反而愈發艱難了,低利潤和電商的擠壓,正讓渠道商加速流失。
6月21日上午,在中關村的鼎好電子商城里,剛去倉庫取來國產手機的李先生說:“假如我們一天能賣10臺三星和蘋果等手機,那么我們大概只能賣出一臺國產手機。我們專柜只擺放最新最火的機型,只有客戶問國產手機時,我們才取出來。”李先生的柜臺上,更多的是一些蘋果和三星等市場暢銷機型以及蘋果手機配件,這與國產智能手機銷售的火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先生柜臺的情形,并不是一個特例,《IT時代周刊》記者走訪了中關村的幾家手機賣場,發現這種現象在中關村乃至整個北京市場普遍存在。上到區域性代理,下到賣場銷售柜臺,國產智能手機的市場銷量與廠家的銷量存在著巨大的差別,而許多小渠道商更熱衷于配件銷售和國際品牌的暢銷機型推銷,國產手機往往被放在柜臺下面或倉庫里。
做手機生意近8年的周先生表示,“現在手機市場沒有前幾年好了,渠道商的利潤降低了。去年之前,手機渠道商的利潤還可以,但是去年年底開始下跌。而蘋果的手機配件,20元進貨,可以賣出128元的高價。”
國產手機與蘋果、三星的價格戰惡果被迅速傳遞到了渠道商這里,渠道商的利潤空間被壓縮到了3%以下,生存成了問題。面對手機配件行業的高額利潤和低投入,手機渠道商們紛紛轉型為蘋果手機配件商。
有業內人士認為,手機渠道商的生存空間被擠壓,與手機出廠成本高有關。有些廠商指定銷售價格,進貨價和銷售價兩者間差價小,利潤很低,加之近幾年電商平臺的興起,更讓渠道商的生存雪上加霜。曾經為國產手機攻城掠地作出巨大的貢獻的渠道商正在加速流失,國產手機銷售模式和價格戰略的改變,或將讓傳統手機渠道商不復存在。
利潤主導的轉型
傳統手機渠道商處于江河日下的困境,“渠道為王”的時代早已結束。在其鼎盛時期,他們的利潤可達到15%-20%,甚至更高。而現在低于3%的利潤已經讓不少渠道商開始轉型,尋求手機配件里的高額利潤。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國際媒體報道,日本富士膠片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地方法院對摩托羅拉移動提起訴訟,指控摩托羅拉移動的平板電腦和手機侵犯了其數碼相機和攝影技術有關的四項專利。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丹青)據國際媒體報道,>>>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