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這難道是手機江湖的不二法則嗎?而現在,連智能手機也羞羞答答報出了“白菜價”。
在車公廟和部分3C電商網站,南都記者看到一款名為小蜜蜂的手機,出貨定價299元,刷新了目前智能機市場的新低。記者在配置表上看到,這款型號為IOCO i9900的3.2英寸電容觸屏機主頻為1G,MTK 6515智能平臺赫然在列,Android2.3操作系統也是如假包換,WIFI、雙卡雙待也一并奉上。不過,雖然冠以智能之名,卻不能支持3G上網和視頻通話。
根據其售后熱線,一位張姓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面向學生和中低層白領等消費力一般的群體,他們喜歡體驗網絡,尤其是初次換智能機。”
深圳手機行業資深分析人士李灝向記者分析,從現在市場的硬件成本來看,299元的出貨價可能不賺錢,甚至要虧一點,但不排除廠商賠本賺吆喝的思路。“先不管掙錢不掙錢,現金流轉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可以帶動其他產品的銷路提升,這與商家促銷常用超低特價來招徠顧客聲東擊西的道理是一樣的。”
實際上,這一切的幕后推手很多,有業內“山寨王”之稱的聯發科則是不可饒開的角色。在去年推出了3G智能手機芯片MT6573后,聯發科的首款雙核芯片MT6577的手機將于三季度上市,搶攻200美元手機市場。
今年4月,一個新的國產品牌青橙推出兩款高性價比智能手機Mars1和Mars2,其最低售價僅599元,而其搭載的是高通的芯片。與此同時,市面上499元、559元的機器也陸續出現,智能機500元級別的戰事已經硝煙四起。一些深圳的手機業內人士認為,不只是品牌商,深圳數百家瀕臨倒閉的山寨手機廠商,目前都紛紛借力聯發科的芯片謀求重生,“下半年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將有好戲看。”
低價智能機的戰役,還因運營商的參與更顯熱鬧。記者留意到,在中移動、電信和聯通三家關于千元智能機的戰略中,只是含糊提到了千元上下級別,并未再往下深探,也沒有明確下限。
互為佐證的是,美國投資銀行Needham & Company的報告顯示,中國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64%,達到3310萬部,超越美國的2500萬部。聯發科全球市場總監林志鴻此前也表示,作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最高國家,預計2012年中國市場整體手機銷售量約為3億部,其中智能手機占55%,約為1.64億部。
不過,在行業分析人士姜奇平看來,移動發展到智能手機時代,大家忽然去做手機,似乎智能手機是又一代手機硬件,只從設備的角度去理解,這會造成極大誤解。智能手機是相對于功能手機而言,智能在這里實指互聯網服務,反映的是移動行業重心從制造轉向服務的趨勢。
“智能手機隨著價格戰,很快就會像當年PC一樣賣成大白菜價。”姜奇平提醒業界,中國智能手機哪怕成為“國際化品牌”的“大白菜”,仍然是“大白菜”。事實上,手機設備上出國際品牌的時代正在過去,智能手機的真正前途在智能而不在手機。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RIM周三稱,該公司旗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業務部門負責人雷·吉倫沃特爾(RayGillenwater)已經離職,成為自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Heins)接任RIMCEO以來最新離職的一名高管。 RIM周三稱,該公司旗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產智能手機報出白菜價 廠商賠本賺吆喝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