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三大運營商將陸續啟動第二輪3G建設,中移動明年將新建20萬個TD-LTE基站,無線投資加大帶動網優行業整體變暖,運營商流量經營和智能管道戰略將深度拓展。此外,業界專家鄔賀銓稱,目前,智能手機用戶的月均流量達到了95.5M,根據這一形勢預測,2016年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將比2011年增加18倍甚至更多。一方面是運營商迎接數據流量飛速發展的喜悅,而另一方面卻是運營商不得不面對的流量經營變現難題。
近日,安永的一份關于流量經營的電信業報告引發業界對運營商流量經營的思考。安永中國合伙人張偉雄認為,全球電信運營商正普遍面臨流量變現的難題。在全球移動數據業務量快速增長的同時,移動數據業務收入的增長并不樂觀,流量變現成為擺在現階段運營商面前的一道現實難題,并成為目前影響運營商發展的主要障礙。
難點:流量變現困擾運營商
以一季度為例,三大運營商各自的增長數據背后或是以巨大的成本支出為代價,或是面臨后續乏力的困境,有的則是因為去年同期的基數太低。從今年一季度三大運營商的財報來看,三家的利潤都難以達到預期。中國電信(微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6.5%。中國移動(微博)一季度的股東應占利潤同比增幅為3.5%,但還是低于去年全年的利潤增幅。由于去年一季度基數較低,中國聯通(微博)的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但2G收入卻下滑了5%。
鐵一樣的事實說明,雖用戶數量發展得紅紅火火,但增量不增收的發展態勢使整個電信行業的利潤不斷被攤薄,依靠用戶規模擴張帶來的增長越來越難以帶來價值。
目前,三家運營商已經在數據業務方面都有所投入,隨著聯通將3G入門的包月套餐下調至20元,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也相繼推出不同形式的套餐以及終端優惠政策,力爭降低流量類業務的門檻加快圈地,但卻陷入增量不增收的發展怪圈,尤其是數據業務的發展難以形成真金白銀,著實困擾著現階段運營商們的戰略布局。
之前被運營商寄予厚望的流量經營并非 “救命稻草”,國內運營商在流量經營轉型中,依然堅持將圈地與流量經營捆綁的發展思路,這無疑將模糊運營商3G發展的重點,同時也從側面反映運營商更加注重的仍是用戶規模,而不是基于移動互聯網探索新的流量經營模式。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從國內現有的寬帶市場格局來看,兩家獨大的格局勢必會被打破,廣電、中國移動以及國家電網的加入已成定局。相比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的加入更加引起了現有固網運營商的憂慮。 從國內現有的寬帶市場格局來看,兩家獨大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流量變現成為目前影響運營商發展主要障礙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