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引導民間資本通過多種方式進入電信業,積極拓寬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和參與范圍,并明確了八大重點領域。電信業八大重點領域放行民間資本,探尋多年的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之路亮起了“綠燈”。那么,當“綠燈”亮起的時候,應如何發揮實效?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資深專家周光斌。
開放與大局心態破解“玻璃門”困境
記者:長期以來,我國民間資本在進入一些領域,要么是前景很好,卻阻礙多多,難以真正進入,要么是剛把身子挪進去一些,又因種種原因被擠彈而出。這不僅傷害到民間資本的信心,也對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在可能遇到“玻璃門”與“彈簧門”的事實面前,行業應該如何未雨綢繆讓電信業真正開啟民資進入的大門?
周光斌:電信業首先在心態上要有開放和大局之心,才能真正開啟民資進入之門。所謂開放和大局之心,應該包括以下幾層意思:
第一,從全球電信市場看,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早成事實,電信業照樣正常運營。在我國,民資早就進入增值業務,效果也不錯,逐步開放基礎電信業務是大勢所趨,民資進入不可阻擋。過去阻止民資進入電信業的種種借口,現在不能再套用了。
第二,三大運營商應該放下央企的優越感,平視民資,平等以待。尤其要看到,下一步增值業務的調整,內容的創新,服務的延伸等,均面臨諸多考驗。對此,民營資本的反應能力不可小視,可能超過國有企業。
第三,全球經濟不景氣,我國經濟也在下滑。在我國經濟進入全面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尋求新發展突破點的當下,國家鼓勵民資進入電信業是大局,電信業亮“綠燈” 或將引來投資熱,大局為重不必多說。
第四,電信業“走出去”已經喊了多年,實際上并沒有走成。根本原因是三大運營商都是國有壟斷企業,別人多有疑慮,民資的進入也許讓人另眼相看。
總的來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民間資本的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商自身要提高競爭力,這種競爭力要與民生結合起來,讓用戶得到競爭優惠。比如說,寬帶上去了,資費下來了,服務改善了,百姓滿意了。
先易后難原則破解經驗瓶頸
記者:此前,民間資本一直徘徊于國內電信市場的大門外,很少有進入基礎電信領域的機會,因此也可以說,民間資本在這塊領域是缺乏經營經驗的,而且民間資本還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投資和技術的門檻比較高,您認為民間資本短期內用什么方式進入比較恰當?
周光斌:民間資本短期內要進入電信業,應堅持先易后難原則。對于基礎電信業務,有實力的民間資本先期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是明智的。比如,選擇進入已經在國內上市的中國聯通(微博)。就目前而言,民間資本不可能另外成立一個獨立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而抗衡三大電信運營商。民資的進入,在現有環境下,不可能改變電信基礎市場的基本格局。
對于增值服務業務,除已經開放的業務外,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向民間資本開放符合民意,也是電信市場的一大進步。這種業務在國外電信市場早就成氣候了,而且并沒有對原有電信企業造成什么大的沖擊。因此,短期內民間資本可以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
《實施意見》指出,“鼓勵民間資本開展接入網業務試點和用戶駐地網業務;鼓勵民間資本開展網絡托管業務;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申請通信工程設計、施工、監理、信息網絡系統集成、用戶管線建設以及通信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等企業資質;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基站機房、通信塔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維護”。實際上,不少民營企業、民間資本此前已經在這些方面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進行介入。他們有的是地下的,有的是隱形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轉手的,五花八門。另外,我國有許多民營企業在智能平臺研發上做出了大量投資和研發工作。《實施意見》實施后,原來潛水的非正歸軍將浮出水面,名正言順地發展,這對生產力是一種解放。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Twitter今天宣布與芯片廠商聯發科合作,將Twitter服務集成至采用聯發科芯片的“智能功能型手機”中。作為合作的一部分,聯發科將在MRE中間件中預裝Twitter功能型手機應用,并提供手機的參考設計。 Twitter今天宣布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民資進電信業亮起綠燈 周光斌解讀四大難題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