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大戰”余音未了,“小3大戰”(小米和360)烽火再起。近日,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連發微博聲討小米手機,稱對方“欺行霸市”。不過,了解“大炮”周鴻祎的人都知道,360聯合華為推出智能手機在即,周明顯是借微博造勢。
先撇開360炒作嫌疑不談,這種叫囂卻表明了互聯網大佬進軍手機市場的野心,值得關注的是,這不是某家企業頭腦發熱,而是互聯網企業們的集體熱情。除360外,網易、百度、騰訊等巨頭都將推出千元智能機。
不難理解,在移動互聯網勢頭大有蓋過傳統互聯網的今天,互聯網公司急需對移動終端進行“搶位”,但它們不得不面對“盈利模式是什么?優勢何在?”這些問題。
小米創始人雷軍表示,小米不靠硬件賺錢,要靠軟件和服務——米聊和MIUI。而周鴻祎則延續在PC市場推出的免費模式,與華為合作推出“零利潤”特供手機,依靠360龐大的用戶基數,通過嵌入廣告實現利潤轉化。
但這種盈利模式值得懷疑。以占據全球手機市場約70%利潤的蘋果為例,2012年Q2總營收為391.86億美元,軟件、服務和其他營收為8.32億美元,僅占比2%。雖然蘋果App Store應用數量已經超過了50萬,但蘋果的賺錢邏輯依然是“內容吆喝、硬件賣錢”。蘋果今天的成功,源于其在硬件、應用系統、軟件等方面多年的積累。
而國內互聯網企業做手機則是從零開始,手機缺乏供貨鏈和營銷渠道,與傳統手機廠商競爭處于劣勢。另外,盡管大部分企業采取與手機廠商合作的方式,但這種合作常常以嵌入自己服務為目標,無法真正滿足用戶需求,最終難免被拋棄。
小米手機以“饑餓營銷”等手段炒熱市場,但其高返修率、售后等問題備受詬病,其銷量也一直受外界質疑。360雖聯手華為,但手機本身的利潤率很低,甚至是虧錢的,短期內很難盈利。如果前幾批手機不賺錢,360還會繼續投資嗎?從資源分配上來看,很可能會被其主流業務擠壓。
曾幾何時,阿里云手機只有8萬臺的出貨量,百度易手機也是慘淡經營,連互聯網巨頭谷歌推手機也宣告失敗,足可見互聯網企業與手機市場的碰撞并未產生美麗的火花。現在,360等互聯網廠商明知山有虎,還偏向虎山行,等待它們的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推薦閱讀
HTC第二季度EPS(每股稅后盈余)僅8.9元新臺幣,同比下跌5成,引發摩根士丹利、瑞信、巴黎證券等跟進調降目標價,今日盤中股價跌至303元新臺幣,再創2010年2月中旬以來新低。隨著來自蘋果和三星的競爭加劇,下半年HTC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互聯網企業與手機碰撞不一定會有火花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