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應用訊飛語點陷入了蘋果App Store的審核拖延戰中,蘋果拒絕了該產品的申請并要求其上傳演示視頻,其審核時間很可能將延長至1個月之久,但能否審核通過卻還因為蘋果App Store“不懂中國”的特性而懸而未決。
大量智能手機已經“訊飛inside”
實際上,作為沒有蘋果Siri的其他智能手機平臺,訊飛及第三方開發者已經通過API接口及應用的開發使眾多手機產品實現了“中文智能人機對話”的夢想。例如,目前在Android平臺中,最開始Airi便通過使用訊飛的接口來實現了中文的語音對話功能。而科大訊飛自家發布的訊飛語點則也在Android平臺上實現了相應的功能。而即便被惠普遺棄的webOS系統上,也被熱心的開發者使用訊飛的接口實現了Siri功能。
另外,包括國內手機廠商聯想及金立、運營商中國電信、導航應用商凱立德及高德、甚至智能電視廠商長虹等都通過與訊飛的深度合作實現自身產品的中文語音功能。訊飛更是早于蘋果Siri在榮威350汽車中實現了蘋果剛剛在發布會中提到的“EyeFree”功能,國內用戶在駕駛該款汽車是可按住方向盤中的按鍵,便可通過中文語音實現相關功能。
訊飛方面也希望自己的語音技術遍布到每一部設備之中,而隨著智能語音技術開始成為智能設備的標配,眾多產品也逐漸形成了“訊飛inside”的局面。但是,還有一個平臺卻遲遲不向其敞開大門,那就是蘋果iOS。
訊飛不催促蘋果不審核
但是,在其他平臺風生水起的訊飛語音技術卻接連被蘋果App Store拒之門外,由于蘋果一直視輸入法為iOS系統的一部分,所以訊飛語音輸入法則一直只能被越獄的用戶所使用,然而蘋果系統本身知道iOS6系統中才加入了中文語音輸入功能。
作為此前已經有智能語音對話類產品上架先例而希望正式登錄App Store的訊飛語點近期卻遭遇到了蘋果App Store審核的拖延戰之中。實際上,訊飛語點與輸入法類產品不同,其是基于訊飛語音云平臺的智能手機軟件,通過“訊飛語點”用戶可以通過語音實現與手機的交互,自然、隨意的使用語音進行電話撥號,發短信,上網,打開各類手機應用,設置提醒,導航,及查詢火車航班、美食、股票等各類信息。此前,像Nuance公司的Dragon系列產品就有上架的先例。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HTC今天公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財報,業績表現不佳。第二季度,HTC總營收為910億元新臺幣(約合30.4億美元),同比下降57.8%。HTC表示,該公司在美國的產品銷售被推遲,而歐洲市場需求疲軟,這是導致該公司業績滑坡的主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科大訊飛語音應用陷蘋果App Store審核拖延戰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