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調宣傳超極本不同的是,英特爾加入智能手機陣營后的首戰表現得非常低調。
5月30日下午,英特爾與聯想在北京宣布,國內首款基于英特爾芯片組的智能手機樂Phone K800上市。對于這款探路先鋒,英特爾并沒有表現出興奮。
這款手機是合作雙方共同研發一年多的成果,對于一直希望進入手機領域的英特爾來說,K800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已幫它實現了移動夢想。
作為移動市場上的新軍,英特爾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敘對K800的銷量并不抱希望,旨在向外界透露一個消息:英特爾已經進入了手機市場,并希望能在業界面前展示出英特爾獨有的一些功能。
布局移動市場
隨著智能手機的崛起,英特爾迫切分食蛋糕的愿望也變得更為強烈。
市場研究公司Linley Group的數據顯示,到2015年,全球手機芯片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99億美元。而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今年一季度的統計數字也顯示,全球手機出貨量為3.15億部,約是同期PC出貨量的4倍。
對于這一產業趨勢,英特爾顯然不能忽視。它希望在蓬勃興起的智能手機市場上分得一杯羹。事實上,英特爾雖然剛剛加入智能手機陣營,但它并不是舊人,它一直在為進入手機行業而努力。
早在2006年之前,英特爾就曾是手機行業中的一員。但在2006年,它為解決業績壓力而專注于核心的計算機芯片業務,最終以6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手機芯片業務出售給Marvell科技公司。這對英特爾來說,是一樁糟糕的交易。
出售手機芯片業務后,英特爾馬上為當初的短視而后悔。隨著手機行業的興盛以及PC市場的不景氣,英特爾最終決定重新殺回手機芯片行業,推出第一款針對移動終端的芯片——凌動處理器。
為了能快速在手機行業中站穩腳步,英特爾此后展開了一系列的收購和布局。2010年8月,英特爾以高達7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殺毒軟件公司McAfee,緊接著又以14億美元收購了德國芯片制造商英飛凌旗下的無線部門。英特爾希望通過收購的方式來解決個人終端安全問題和手機基帶及射頻技術問題——這些是英特爾所欠缺的。
讓英特爾下定決心收購英飛凌無線事業部的原因在于,后者占據著智能手機和超低成本入門級電話的無線服務和無線設備市場領先地位,它提供基帶處理器、射頻收發器芯片、電源管理集成電路、附加聯通功能、單芯片解決方案及相應的系統軟件。同時,英飛凌手機方案被蘋果、LG、諾基亞、三星、黑莓等手機巨頭采用。“并購英飛凌的無線業務部門,可壯大我們計算戰略的第二根支柱——互聯網連接,并幫助我們提供一系列的產品。”英特爾CEO歐德寧在收購時表示。
展開布局后的英特爾在手機領域的進展并不順利。在業內看來,英特爾多年來在手機行業毫無建樹,原因在于它離開這個市場太久了,已經喪失了“敏銳”的觸覺。現在,英特爾與聯想的合作,讓人看到了這個芯片巨頭的覺醒。
低調應戰
K800的性價比與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相比,還比較靠譜:采用Atom Z2460 1.6GHz處理器、4.5英寸720P屏幕和1900毫安時電池。它的上市,標志著英特爾架構邁進了移動互聯市場的一個戰略領域。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移動互聯網用戶已成為推動中國互聯網深入普及的關鍵動力。預計未來兩到三年,中國移動終端網民數量將超越PC終端網民數量。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專家在3日召開的2012年增值電信業務合作發展大會上表示,移動互聯網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后來居上之夢未滅 英特爾切入智能機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