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郭鋼)就像谷歌宣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一樣,聯發科千億臺幣合并晨星的消息也同樣來得突然,事先也無多少跡象可循。
這是聯發科近年來拓展市場的最大動向。記者在采訪中得知,晨星之所以能打動聯發科,是因為其TD與電視芯片資源,這對大陸的電視廠商們來說應該是個危險的信號,因為這會導致他們被聯發科綁架,淪為它的傀儡。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右)與晨星董事長梁公偉在合并記者會上(圖片來源:ETtoday)
打破既有秩序
上周五(6月22日),聯發科周五宣布并購競爭對手晨星半導體,交易總額高達1150億臺幣(約合244.6億人民幣),預計2013年初完成合并。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對于此次合并,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的話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商業世界的奇妙。兩家公司在業界素有"大小M"之稱,也曾經因為專利而對簿公堂,如今卻為擴大營運規模而握手言和。
據IT商業新聞網記者了解,晨星的手機業務在經歷了去年下半年高潮后下滑得厲害,以梁公偉為代表的董事會對公司特別是手機業務的未來已喪失信心,今年年初,晨星就已經開始內部討論出售事宜,找過的廠商包括HTC、鴻海、聯發科等,最終憑借TD和電視業務打動聯發科。富邦分析師王文琪指出,預計兩家公司合并后,在市場上將有主導價格的能力。
這對于聯發科來講尤其重要。由于其面對高通、展訊等對手的壓力,聯發科正處于1997年成立以來的最低潮,蔡明介退居幕后僅一年,就不得不重出江湖親自主持大局。在智能手機這塊領域顯得相當辛苦與艱困,曾經的成功秘訣如"一代拳王"、"贏家通吃"等光芒已慢慢消退。正巧此時同屬臺灣IC設計公司的晨星也宣布進軍手機芯片,兩家并一家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按照經濟發展規律,一個行業從興起到發展成熟往往經歷著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最后格局相對穩定的成熟階段。因此,在手機芯片領域,未來能生存下來的芯片廠商只能是為數不多的幾家,形成穩定的市場格局。由于行業目前正處于洗牌階段,而能在這一輪洗牌中留下來的實力廠商,其規模優勢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有芯片業者也對記者表示,現在就連英特爾也介入到智能手機芯片領域,此領域在資源豐富的巨人林立時,廠商只有拼規模才有可能生存。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芝加哥上訴法院法官波斯納(Posner)近日裁定,智能手機專利類案件中的公司,不應獲得阻止侵權產品銷售的法院禁令,從而終結了蘋果和谷歌旗下摩托羅拉移動部門之間糾纏了一年半的專利互訴案。 當地時間6月22日,芝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發科與晨星合并 大陸電視廠商恐丟議價權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