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電腦,很快將成為你手中的手機!”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工信部通信科技委主任、光纖傳送網與寬帶信息網專家鄔賀銓做客由廣州市科信局、廣東科學中心等主辦的“珠江科學大講堂”,作了“數字廣州 智慧生活”的專題報告,詳細描繪了未來時代的“智慧生活”。
硬盤價格下降360萬倍
鄔賀銓說,信息社會的基礎就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70多年前發明了電視機,60多年前發明了計算機,40多年前發明了互聯網,30多年前發明了PC機,20多年前發明了WWW,10多年前發明了3G……”他說,這些都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如此短的時間里,我們已經從數字化、平板化電視時代走到了互聯網時代。
“從1982年以來,CPU性能提高了10000倍,但內存的價格下降了45000倍,硬盤的價格下降360萬倍。”他認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領域的發展速度能有信息技術這么快,“如果汽車的價格能與硬盤同等速度下降,今天一輛新車的價格僅為0.01美元。”
“早年的手機只能聽和講,屏幕上最多顯示一個號碼,后來手機屏幕大了,可以看和寫,現在屏幕可以觸摸了,再進一步,屏幕可以感知了……”鄔賀銓說,移動終端這些年發生的變化實在是太大,“2000年手機引入MPG,2001年裝上彩屏,2002年可以照相,2003年可以手寫輸入, 2005年有了電視功能,2006年有了游戲加速卡,2007年有了3G和WIFI,2008年有了觸摸屏,2009年嵌入了傳感器功能,2010年有了PC功能,2011年有了雙核處理器、遙控器、GPU、攝像機,2012年有了四核處理器、重力感應、光線感應、手勢輸入、語音搜索、語音翻譯、柔性屏幕、3D游戲、投影儀、畫板……”
“可以說,2009年的手機就相當于2001年的電腦。”鄔賀銓說,在過去十年,一臺PC電腦,只要了8年時間就變成了你手中的手機。“以后,這個速度還將更快。”
“ipad賣到100萬部只用了28天,iphone賣到100萬部只用了74天,而平板電腦28天就賣了100萬部。”鄔賀銓用一系列數字說明了智能終端的魅力,“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只用了14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到了7500萬,再過幾年,移動互聯網將達到4個億。去年我國的智能機只需1000元,全世界最便宜。估計現在沒有人再去買普通手機了,農民工也都買智能手機,變成移動互聯網的用戶了。”
他說,如今的智能移動終端之所以有著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因為現在的電腦越做越小,手機的功能越做越強。
在他看來,現在手機的通信功能已經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它的娛樂功能和工作功能。“傳統做手機的一些大企業,像愛立信(微博)、西門子(微博)、朗訊、摩托羅拉現在都做不了,現在變成了蘋果、三星(微博)的天下。”他說,“因為智能手機可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而且集個性化、私密化、娛樂化、互動性于一體,又可以獲得用戶身份識別、用戶位置信息、用戶在線狀況信息,同時,又可定制,總之,它是以人為中心的,所以,它的前景大好。”
鄔賀銓說,未來的智能手機里將裝有更多的傳感器,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
他說,未來,只要你帶著手機出門,如果摔了一跤,過了一定時間還沒有爬起來。你所攜帶的手機就有可能立即做出判斷,自動撥號給你的家人或者醫院。
“這樣,還沒等你爬起來,救護車就已經來了。”他說,“為什么?因為你天天用手機打電話、發短信,它早就清楚你是老人還是小孩,男的還是女的。”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山西全省范圍內開展的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綜合檢查專項行動中,發現呂梁市部分移動通信基站未批先建的問題,該市環保局對此及時查處。 近日,記者從山西省環保廳獲悉,在該省全省范圍內開展的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綜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9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