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支付市場,銀行業與通信業的“將相和”首先在廣東上演。
6月6日,擁有1億手機用戶的廣東移動與深圳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快付通達成合作,通過在手機SIM卡中內置U盾的方式,啟動雙方的移動支付合作,首期實現手機用戶的跨行轉賬、信用卡還款、話費充值等功能。
牽手并不容易。長期以來,銀行業和通信業一直在競爭移動支付這一“交集”業務的主導權,雙方在技術標準上也各走一路,銀行業主推13.56MH,中國移動則傾向于2.4GHz方案。
“通信業的標準和銀行業的標準并不矛盾。”6月7日,快付通董事長姚華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國標待出
快付通,全稱深圳市快付通金融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盡管其曝光度不高,但卻是首批于2011年5月獲得央行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而其背后則是央行下屬深圳金融電子結算中心。
姚華偉表示,此前快付通的業務主要在金融業的集中代收付、金融產品交易等。為了邁向公眾市場,快付通想到了擁有巨量手機用戶的電信運營商。
移動支付離不開手機,而電信運營商則擁有數以億計的手機用戶規模,幾乎是產業鏈上不可回避的一環。如果說運營商是移動支付市場的“藺相如”,擁有資金、結算優勢的銀行業某種程度上就是“廉頗”。
“將相不和”,使得移動支付產業鏈長期以來飽受掣肘,尤其是技術路線之爭讓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不敢放開手腳。
在姚華偉看來,兩種標準之間其實誰也無法真正取代誰,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如果放棄2.4GHz,將導致基站等一系列后臺設備的替換,成本巨大,幾無可能;另一方面,這種標準在資金安全上確實有讓人詬病的地方,銀行業堅守13.56MH首當其沖的理由正是“安全”。
美國行業調研機構Compete 的數據研究發現,在未選擇移動支付的美國居民中,有64%的受訪者認為移動支付不安全,這成為美國居民選擇移動支付的最大障礙。這意味著在第三方支付概念深入人心的當下,安全仍然是橫亙在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業務面前的一大障礙。
在移動支付國家標準的制定中,安全的訴求最終占據了上風。“移動支付國家標準的制定很順利,技術標準預計不久后就會正式發布。”6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副行長于松柏透露。此前一天,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柴洪峰也在一個移動支付產業論壇上表示,以13.56MH為基礎的移動非接觸支付國家標準正處于審批流程,有望年內出臺。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蘋果有意將百度搜索引擎添加至在華銷售的iPhone手機中。易觀國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百度占據了中國搜索引擎市場78.5%的收入,而谷歌僅占16.6%。蘋果直接與百度合作之后,谷歌在iPhone上的移動廣告業務將>>>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