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劉為)2009年,隨著行業整體利潤率的下滑、家電連鎖的競爭以及金融危機導致的需求不振等因素,傳統手機賣場遭遇巨大壓力,不少專業手機賣場被迫關門或被收購,迪信通也難免置身事外。這也印證了多年前的一句話:"手機銷售最終只能以品牌商直銷的方式或者寄身于大型綜合賣場,手機連鎖專賣的方式肯定行不通"。
"光是賣手機做渠道顯然不是未來可以長期走下去的路子",艾媒咨詢CEO張毅對IT商業新聞網說。有手機零售業者也曾說,手機市場已經由先前的成熟期逐漸轉入衰退期,進入微利時代,在手機暴利時代適用的規模效應已經失效了,連鎖店必須進行轉型,實現產品多元化和轉變經營模式。
艾媒咨詢CEO張毅
不過這不是迪信通的強項。在手機渠道領域深耕多年,迪信通在轉型上,卻與強勢的家電巨鱷--國美和蘇寧差距不小。"美蘇"這樣的綜合家電連鎖企業,無論產業規模還是資本實力都高于迪信通,而且這兩家企業已在手機領域擴張迅速。
不只如此,在IT商業新聞網采訪中,張毅指出,迪信通的商業模式主要還是店鋪銷售為主要利潤點,而平均單店的營收總體增長不明顯,包括店鋪租金、人工等成本又不停上漲,加上京東商城、淘寶等低價網絡渠道以及三大電信運營商全面開放的終端店鋪的沖擊,手機銷售的利潤日漸稀薄。"(迪信通)這樣的模式,未來幾年,能夠保持著不虧的財務狀況,已經是萬幸"。
早在2006年,迪信通就引入鼎暉投資和英國3I的風險資金,為上市謀劃。但種種原因的影響下,上市計劃一再被拖延,在不斷受到對手沖擊下,何時實現上市成了一個謎。
"國內許多企業謀劃上市卻未能成行的原因很多。從迪信通而言,相信財務狀況、商業模式的可持續發展等恐怕是比較值得思考的",張毅指出,迪信通提出的"直營店+加盟店"與"實體店+網絡店"的經營模式來看,前者恐怕靠的是加盟費,不過這樣的發展勢頭并不樂觀;而網絡店方面,多年過去,還沒有看到效果,反而被其他專業的網絡商城遠超。
數據顯示,國外通信終端渠道商收入結構中手機終端銷售、運營商服務和其他增值產品服務比例為4∶3∶3,這也讓其提早進入渠道商的2.0時代。但在國內,絕大多數通信終端渠道商依然停留在僅靠賣手機為生的1.0時代。由于智能機的普及改變了手機僅限于通話的生態局面,渠道商也必須順勢從賣手機向賣服務和軟件轉變。
張毅建議,其實,以迪信通為代表的零售企業,錯失了網絡商店的絕好機會。不過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突破口:1、渠道把控:為加盟店以及其他社會店鋪提供批發資源;2、應用發行:目前大量互聯網企業花費在應用在終端的安裝上,催生了大量的刷機等企業。迪信通完全可以考慮在移動互聯網企業的應用發行和流量增值方面發揮作用;3、俱樂部模式:通過全國門店廣的特點,聚集手機發燒友,為廠商實現線下推廣以及促進用戶智能終端的更新換代,做好顧問角色。此外,圍繞移動互聯網,相信迪信通具有很強的優勢和資源可以整合。
推薦閱讀
巴帝電信(BhartiAirtel)將以1.65億美元收購高通印度4GLTE合資企業中49%的股份。巴帝電信將在2014年完全收購高通印度公司的BWA(寬帶無線接入)部門。 根據國外媒體報道,巴帝電信(Bharti Airtel)將以1.65億美元收購高通>>>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99792.html